瓦米技术商标
20世纪60年代,还引发了一次重要的地心实验:50年前,苏联计划挖透地球,但为什么挖到1.2万米的深度却选择了放弃?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也展开了激烈的争霸竞争。60年,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地心钻探计划,并于1961年在拉霍亚海岸附近施工,在948米深的海底下钻探315米。
由于这个项目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美国国会最终停止拨款,钻探只能告一段落。然而这引起了苏联的兴趣,他们也决定进行一次“穿越地球之旅”。
苏联科学家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放弃了更靠近地心的潜艇工作,选择了北方极寒的科拉半岛。苏方也集结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在苏联地质部长的领导下,这一活动最终在列宁诞辰100周年的5月24日得以实施。
参与这个项目的相关人员都从莫斯科得到了一套公寓,人均月薪,堪比一个大学教授的年薪,足以说明高层对这个实验的重视。
钻机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把旋转的钻机安装在一根钻杆上,一边旋转一边不断注入冷却液,使其稳定。当一个钻头失效时,工作人员会用另一个替换它。
到1983结束时,孔科拉的这个超深钻探已经推进了12000米。但从183到1993,不到262米。为什么?直到1949年,停止该项目的原因才被理解为联邦政府进一步解密了当时的信息。
原来整个项目还是遇到过热的问题,过热是受地球内部温度影响的。平均每下降100米,地层温度就会升高4度左右。到了万米深处,已经是几百度的高温了。根据研究人员的描述,再坚固的钻头在这种情况下也会“软如面条”,效率和耐用性都会大大提高。前进是非常困难的。
与此同时,苏联自身也遭遇了各种危机,上世纪80年代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可用于科拉超深钻井的资金越来越有限。
1993年,接替苏联的俄罗斯政府终于正式宣布因缺乏资金而停止钻探实验。之后,科拉超深钻孔附近的研究所仍然运行了十几年,检查深地表带来的物质。直到2008年,钻探才被正式放弃。
虽然没能达到打通地球的目标,1.2万米的深度,甚至是地球表面6300公里的半径,但还是为时代做出了贡献。它的钻探深度保持了几十年的记录,直到2008年才被卡塔尔的一个石油钻机打破。我希望人们将来能取得更大的科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