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仲马的信息。

165438+10月30日,大仲马的灵柩由* * *和国民警卫队的6名士兵扛着,在希拉克的陪同下,进入先贤祠,最终成为长眠于此的第70位“法国杰出贡献者”。

说“睡得安稳”可能不完全恰当。法国大仲马的故乡维勒-科特雷茨镇的镇民们至今还在为将大仲马的灵柩从镇上的乡村墓地移走而发愁,因为大仲马立下了遗嘱,要将他的遗体葬在家乡。而且,法国文化界很多人认为,大仲马本人是否愿意被供奉给万神殿这个很少向公众常年免费开放的珍贵场所,还很难说。反正大仲马的热闹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我们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再过两年就要过200岁生日的两位法国名人:柏辽兹和乔治·桑德。柏辽兹将于2003年“住进”万神殿,成为第一个进入这座神殿的法国音乐家,这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乔治·桑将在2004年庆祝它的200岁生日。

乔治·桑在生前和死后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目前,她的遗体埋葬在法国努昂的家族墓地,乔治·桑德生前曾称努昂市为“我的鲁滨逊荒岛”、“我的马车”、“我的巢穴”。希拉克出面批准大仲马移至先贤祠后,法国午间作家协会立即提出了将乔治·桑移至先贤祠的要求。虽然法国政府还没有人发表声明,但人们认为这一请求很有可能获得批准。与大仲马略有不同的是,现在反对乔治·桑以岭万神殿的主要力量来自乔治·沙最忠实的支持者。65438年2月5日,“反对挖掘乔治·桑遗体联合会”在巴黎成立。联合会成立当天就发布公告称:“乔治·桑德是一位特殊的女性作家,是一位不受世俗常规束缚的解放女性。她经常呆在幕后,但她应该得到国家的认可。.....不过,她应该还是葬在努昂,那是她的鲁滨逊荒岛。”总之,只有骨头远离万神殿的乔治·桑德,才名正言顺地符合法国人眼中令人震惊的女人形象。

法国人对各种事物“正名”的爱好近乎偏执。同样发生在65438+2月初的两件事,与万神殿无关,但足以说明法国人对名分的热爱。

法国南部小城米罗(Millau)一直是法国羊奶奶酪的生产中心。65438年2月7日,4000至5000名法国农民在这里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欧盟禁止他们对自己生产的一种奶酪使用“羊乳酪”的名称。今年5438年6月+10月,欧盟刚刚批准了希腊长期以来的请求,将这种白色焖奶酪“羊乳酪”指定为“保护原产地的商标”。这一决定意味着,只有希腊某些指定地区的农民用某种方法加工的奶酪才有资格被称为“羊乳酪”。希腊当时之所以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希腊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丹麦和德国)生产的大部分名为“羊乳酪”的奶酪实际上都是用牛奶加工而成的,用“羊乳酪”或类似的名称命名只会误导消费者。示威组织者要求法国政府出面,为这种奶酪争取“命名权”,这种奶酪在法国每年生产约1.2万吨。原因几乎只有法国人能想到:“欧盟的决定是政治性的,所以我们的回应也应该是政治性的。”据法新社报道,这一抗议活动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支持。法国农业部长埃尔韦·盖伊·盖马尔(Herve Gay gaimar)在写给米约市长的公开信中说:法国政府将为欧盟设立一个执行机构,抗议这一决定。

毕竟奶酪这个名字还是关系到法国农民的生计的,但是后来出来的另一个消息只能说是“太法国化”了。65438年2月9日,法国人终于给这个符号“@”起了“詹姆斯国王”的法文名字,即“arobase”。虽然“@”这个符号在全世界的互联网领域几乎都被称为“at”,但以法语的标准来看太“英语”了,所以最多只能作为“口语”存在。在法国,所谓的“术语通用委员会”负责给各种事物起正式的“科学名称”。在公告中,这一委员会对“arobase”一词的由来解释如下:“arobase”一词来源于“Arobe”,“Arobe”一词来源于“ar-rub”,在阿拉伯语中是“1/4”的意思;在古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它是体积和重量的计量单位,它的书写符号也是一个“带圆圈的A”。除了“arobase”这个别扭的词,还有“site”代替“website”,以及“portal”代替“portal”。5年前,同一个委员会试图用法语单词“mel”代替互联网上的“email”,用“toile”代替“万维网”。不管这些术语是不是连法国人自己都不会用,决心捍卫法国文化的人都可以心安理得:就像以后感动大仲马的精神或者不感动乔治·桑的精神一样,他们已经尽力“正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