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湘阴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南临洞庭湖湖畔,湘子水尾,东经112° 30′—113° 02′,北纬28° 30′—29° 03′,现属湖南省岳阳市。湘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将县城分为两部分,东部为丘陵地带,西部为湖滨平原。全县辖19个乡镇,总面积1581.5平方公里,人口69万,其中县城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4万。是全国粮食百强县、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县、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县。
湘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湘阴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南朝刘崧慧远二年正式建县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县城不仅留下了宋代湘阴文庙、遗址、南泉古寺、“双塔凌云”文星塔、乌龙塔、清代中兴名臣左故居等一大批文物古迹,还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辉煌岁月,如任纪念碑、陈烈士纪念馆、郑故居、将军陵园、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等。宋代著名儒生夏元吉、清代著名大臣左、法国首任驻英大使郭嵩焘、著名教育家、范元廉、著名作家康卓、抗洪英雄等,孕育了极具湖湘文化内涵的“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湘阴精神。湘阴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且风景秀丽。郁郁葱葱的东部丘陵地区被誉为“天然氧吧”,绿树成荫的西部水乡被誉为“负离子仓库”,横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更是珍禽云集,久负盛名,是具有湖镇特色的“湘阴八景”。青山岛和鹅山度假村已成为人们休闲和旅游的好去处。
湘阴资源丰富,物产丰富。湘黔粤河流经湘阴,河塘遍布全县。全县水域总面积98.6万亩,其中可养殖654.38+033万亩,可捕捞465.438+000亩。自然水域的水产品有112种,其中常见珍贵的有鲤鱼、绿草、鲫鱼、鳊鱼、鳜鱼、甲鱼、螃蟹等30余种。香莲、芦苇等水生植物10余种。湘阴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24万亩,总覆盖率12%。森林蓄积量为33万立方米。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旱柳、意杨、樟树、泡桐和枫杨。主要经济林树种有茶树、油桐、柑桔、棕榈、梨、桃、李等。周围主要绿化树种有女贞、女贞、悬铃木、臭柏、侧柏、闽楠、肉桂等。珍贵树种包括古银杏。湘阴矿产资源丰富,县东南部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釉料石、高岭土、独居石、钛铁、金红石、长石、瓷石、砂岩等20多种,其中多种具有品位高、易采易运的特点。其中釉料石地上储量10多万立方米,高岭土10多亿吨。湘阴盛产粮食、荞麦、茶叶、大麻、油籽、生猪、鲜鱼、家禽、鸡蛋等农产品。粮食年产量40多万吨,茶叶5000吨,生猪654.38+0多万头,家禽450万只,水产品总量达到654.38+0万吨。凭借良好的资源优势,形成了荞头、茶叶、柠檬酸、食用油、蔬菜、粮食、畜禽、水产品加工八大优势产业,培育了向真实业、兰陵茶厂、唐三酱厂、益丰祥实业、长康实业、福祥木业等30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243家示范加工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涌现出湘三、兰陵、长康、益丰祥、福祥、金鼎等著名商标,110多种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被省委书记杨誉为“湘阴模式”。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了湘阴的工业化水平。全县有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纺织、造纸、林产等工业产品230多种,其中纸张、柠檬酸、荞头、茶叶、纺织等产品10多种出口国外,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精细化工、造纸、纺织、建材五大支柱产业。
湘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湘阴靠近洞庭,靠近景光。地处长沙、岳阳、益阳“金三角”中心,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往南有一条高等级公路直通省会长沙,行车时间仅需40分钟。湖南和首都都是水资源。
2021年2月,2020年村容整洁先进县名单出炉,湘阴县榜上有名。
2021,1,湘阴县入选湖南省2020年文明城市名单。
5438年6月+2020年2月,湘阴县在2020年全国百强示范县市名单中排名第62位。
5438年6月至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授予湘阴县第四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0年7月,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湘阴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县)。
2020年3月,CCID发布2019年中部百强县,湘阴县排名第93位。
2065438+2009年3月,湘阴县被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县(湘西、湘西、江西)名单。
2019,1年6月,农业农村部确定湘阴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11,第一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名单公布,湘阴县入围。
2018年2月,湘阴县被列入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
2017年2月,湘阴县被列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