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是否侵犯肖像权?
1.画画是否侵犯肖像权?如果绘画行为符合上述标准,则构成侵犯肖像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其同意;二是为了利益。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其同意,将他人肖像用于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籍封面、印刷日历等。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释也对侵犯肖像权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将公民肖像用于广告、商标、橱窗装饰等。未经公民同意的,应当视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此外,恶意损毁、污损、丑化公民肖像,或者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犯肖像权。二。侵权内容肖像权的内容包括:(1)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所有权,对肖像享有制作和使用的专有权利。(二)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其肖像权或者损害、玷污其肖像权。1.就摄影而言,就是通过摄影将自然人的外貌形象固定在胶片、相纸或其他物质载体上,使自然人的形象转化为人像的全过程。肖像制作专有权包括:第一,肖像所有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他人、社会的需要,决定制作自己的肖像或者让他人制作自己的肖像,任何人不得干涉;第二,肖像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同意或授权制作自己的肖像。非法制作他人肖像构成侵权。我们在理解“肖像权”时,往往认为只要肖像权人的肖像不公开,就不构成侵权,这是对法律的误解。严格意义上应该理解为,肖像制作专有权是否侵权,取决于制作人在制作时是否取得了肖像所有者的许可。如果是未经许可制作——即使是以占有为目的,也不会侵犯肖像权人的直接利益,那么也构成侵犯肖像制作专有权。就摄影师而言,只要你把相机对准一个自然人进行人像摄影,如果人像所有人不同意,强行拍照,就是侵权。2.肖像使用专有权。肖像一旦固定在某种物质载体上(制成),就独立于世界之外,可以被人支配和利用。虽然肖像的使用价值具有普遍意义,但只有肖像所有者才能享有其专用权。其基本内容如下:第一,自然人有权以任何方式使用其肖像,并通过使用获得精神满足和财产利益,他人不得干涉(但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第二,自然人有权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决定为此获得报酬(这需要与使用人平等协商,签订肖像使用合同)。第三,自然人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其肖像。3.肖像利益维护权肖像利益是公民专有的人格利益,他人不得干涉或侵犯。内容如下:第一,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本人许可制作自己的肖像;第二,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其肖像;第三,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损坏、玷污、丑化、歪曲自己的肖像。总的原则是:公民复制自己形象的权利——同意或不同意在客观物质媒介和空间复制自己形象的权利;公民有权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禁止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肖像权和隐私权,同时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能任意侵犯。如果对方未经当事人同意就随意使用,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一些麻烦和困扰,也会影响一个法治社会的和谐。侵权行为发生时,当事人也应依法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