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非上市公司想收购另一家非上市公司。你觉得哪种采集方式比较好?

1.一家非上市公司想收购另一家非上市公司。你觉得哪种采集方式比较好?你能告诉我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吗?

你好~你问的问题太宽泛了,写不出书~回答前请说明:如果是写论文做研究,请在看完答案后自行阅读书籍和资料;如果你是给老板写收购方案,看完回答后找一些信得过的律师或者投资公司业务人员专门咨询一下。

收购公司是否上市,首先有很多种情况,不可能走到一起,但是你可以理解,你要收购的要么是被收购公司的股权,要么是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包括生产性资产、土地、房产、债权等。);另外一个理解就是你用什么资产作为这些东西的对价。

1,现金收购股权

方法简单,办手续方便。交割后做个工商变更就行了,费用仅限于验资报告费用和变更手续费用。唯一的问题是如何给被收购的公司定价,这个很有学问。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和法律法规。这里我提供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通过审计净资产来定价,二是评估净资产,三是灵活,以市盈率法(PE常用的方法)定价。被并购方的股东有所得税成本,这是一个劣势。

2.通过资产收购股权

即收购方以自有资产购买被收购方的股权。所谓“资产”,是指收购方拥有的土地、房产、子公司或股份公司的股权、债券、专利、商标等。方法1中的现金也是一种资产,但是现金是匿名的,价值极其公允,所以不存在定价等程序。但是方法2中提到的资产需要进行评估和过户登记,双方协商起来会很麻烦。资产转让是否存在障碍,如抵押物、产权、国有性质等。,别说谈妥,就算能谈妥,也很难最终促成交割。

3.资产的现金收购

收购方想要的不一定是被收购方的股权,还有设备、土地、房产、专利、商标等资产。如果是,不一定需要收购股权(一般来说,收购股权比收购这些资产容易),只需要支付收购方想要的资产即可。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土地评估相对容易,但两个企业之间交易的土地只是使用权,能否转让、产权是否存在、是否有抵押都是交易的障碍;房产的问题是有没有土地,有没有房产证;设备的问题是必须有人会用。设备可以定价转让,人不行。专利的问题是定价,目前国际上没有有效的方法对专利进行评估。商标的问题也是定价问题。估计100亿是它,也估计100亿是它。比如苹果的商标和王老吉的商标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吧?但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避免了股权不能转让的问题(股权转让伴随债务转让),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所得税成本。

4、资产收购资产

看了前面的方法,这个方法能如其名吗?方法3中,被收购方的资产定价和转让问题仍然存在于方法4中,同时增加了被收购方的资产定价问题。这些技术问题会在谈判过程中阻碍交易的达成。

综上所述,在一个正常的重组案例中,现金购买资产是最简单的操作,但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可以演变出多种方式。上述案例中,股权、现金、资产的形式多种多样,变化也多种多样。同时,由于时间因素的存在,上述形式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以便交易双方可以随着形式的变化进行协商。比如采取负债认购股权、购买股票期权、债转股等方式进行。

2.有哪些垂直M&A的案例?

中粮纵向收购海外原料企业;

在收购两家产能超过40万吨的澳大利亚糖厂的争夺战中,7月,中粮以654.38澳元+0.4亿澳元的高价击败国际巨头Bunge公司,完成对澳大利亚Tully糖厂的收购,而在收购澳大利亚Proserpine糖厂的争夺战中,中粮的对手是先开出收购价格的丰益国际。

为了成功将澳大利亚两家糖厂旗下的甘蔗种植园一起纳入中粮集团的子公司,从而提高中粮集团在农产品领域的控制力,中粮集团对Proserpine糖厂的收购价格在高出对手500万澳元后继续提高,在前期债务再融资金额65438亿澳元后,又加价3000万澳元,价格为65438亿澳元,以增强中粮集团的吸引力。

为了完成对这家糖厂的收购,中粮集团还在收购方案中对财务安排和资金来源做了详细的安排。

扩展数据

1.纵向M&A是指在技术上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之间的M&A行为。

2.优点:市场交易行为内部化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节约交易成本,容易设置进入壁垒。

缺点:企业生存发展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

3.纵向M&A是指在生产或经营中相互关联和密切相关的公司之间为了业务的向前或向后扩张而发生的M&A行为。

(1)纵向兼并使企业显著提高了与供应商和买方的议价能力。

②纵向兼并往往会导致“连锁反应”。

垂直收购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使供应商稳定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可以使买方稳定物料、半成品或产品的来源,从而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外资并购国内企业中,国外企业稳定销售渠道,使国内企业能够稳定原材料或产品的来源,从而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当外资对国内企业的纵向收购覆盖了太多的市场时,对保持有效和竞争的市场结构也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