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骨文?

2019-09聊天

甲骨文,又称文琪、甲骨文或龟甲兽骨铭文,主要指中国商代晚期皇室在龟甲兽骨上雕刻的文字。它是中国和东亚已知最早的系统化商代文字载体,但大部分都没有得到解读。

商代文字继承原始刻符和西周文字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式。现代成熟的现代字或楷书,都是从商代字逐渐演变而来的。除了甲骨文,商朝的文字还包括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些铭文通常比甲骨文更正式。

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甲骨文的。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是商代晚期“殷墟”所在地。

近百年来,通过考古发掘等方式,在当地出土了10多万块甲骨。此外,甲骨文也出现在河南和陕西的其他地区,从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

甲骨文的发现促进了世界各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并创造了一门全新的学科——甲骨文。

2006年,一些考古学家和古代学者指出,温韬可以与甲骨文竞争中国和东亚最早的文字。

性格特征

甲骨文是刻在或写在龟甲和动物骨头上的文字。在河南安阳小屯出土,因为这里曾是商代晚期商王盘庚到帝辛的都城,史称“殷”。

商朝灭国,成了一片废墟,后人将其命名为“殷墟”。因此,甲骨文也被称为“殷墟”。其内容绝大部分是皇家占卜之言,故又称“甲骨文”或“甄卜”。这种字迹基本上是由契刻的,也被称为“文琪”或“殷琦”。

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研究汉字起源最早、最系统的资料,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的重要财富。从书法的角度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用笔、造字和构图。

从甲骨上的文字来看,它们已经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要素,即书写、书写和构图。他的笔法线条工整而细,直而粗,笔画多折,对后世篆刻的笔刀产生了影响。从结构字体来看,字符不仅有变化,虽然大小不一,但相对均衡对称,也呈现出稳定的格局。

因此,从构图的角度来看,虽然受到骨屑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但仍然表现出文字的雕刻技巧和艺术特色。“甲骨文书法”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开始流行,证明了它的魅力。

从用笔来看,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的,所以他刻的时候用的是直线,曲线也是用短直线刻出来的。笔画粗细也均匀;因为刀是直提直收的,所以大部分线条中间略粗,两端略细,细而结实,直而流畅,立体感十足。

就结体文字而言,甲骨文的外形多为长方形或几个正方形,具有一字之对称美或变化美。而且甲骨文还具有结合方圆、开字集的结构形式,有些文字还或多或少带有象形的痕迹,在文字的最初发展阶段是幼稚而生动的。

从构图上看,甲骨文整体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每一行都是上下左右,虽然有密度的变化,但整篇文章却能充满活力,大小相依,左右对应,前后呼应的热闹局面。而且字数多的排列紧凑,给人一种密集的感觉,字数少的则显得稀疏空灵。总之,它们都呈现出一种古雅而浪漫的趣味。

扩展数据:

历史

一.起源

因为甲骨文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完善的文字系统,所以学者们认为应该从更原始的文字系统开始。

在2003年至2006年期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市博物馆对位于中国浙江省平湖市戴林镇乔庄墓遗址的大型良渚文化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240多件器物上有描绘符号,被认为是甲骨文的可能起源之一,被称为“良渚原始文字”。

第二,尘土飞扬

《礼记》载:“殷人敬神,领民事神,先鬼后礼。”现已知道,殷商时期的国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是用甲骨占卜、祈求鬼神,并经常命令巫师在龟甲骨上钻孔,烧成裂缝。巫师根据裂痕区分神谕,后来把问题刻在甲骨文上。

商朝灭亡后,卜筮在周朝逐渐消失,其文字也逐渐不为人知。甲骨文是什么时候出土的还没有定论。自北宋以来,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商代青铜器。完全有可能是几千年前当地出土的甲骨。但直到清末,历代学者都没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

第三,再现

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关于具体的发现过程,有两种理论。

第一种学说源于刘鹗的记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龟版在河南出土后,被山东威县的古董商范寿轩、范买下,运到北京出售。当时在国子监祭酒的王,一向喜欢收藏古玩,熟悉碑刻。他从古董商那里高价购买了这些甲骨文。

另一方面,它的广泛传播,离不开中医这个“龙骨”。龙骨一般指古代动物的骨骼化石。中医认为可以入药,治疗咳嗽、腹泻、便血。后来甲骨代替龙骨入药,安阳有的人甚至世世代代以此为职业。

在这个过程中,甲骨文资料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光绪二十五年,王偶然发现中医龙骨上的古文字。

四。识别

王是清末的一位翰林、学者,在金石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得到甲骨后,他认定甲骨上的文字是比文淑更古老的商朝遗物,于是开始花大价钱购买有文字的甲骨。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 * *得约1500件。但王对这一著述未作深入研究,即于同年七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自杀身亡。

王购买甲骨逐渐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而古玩商则刻意将甲骨藏于土地之外,以垄断货源,从中渔利。王的好友刘鹗派人到河南多方打探。他们都认为甲骨文来自河南汤阴。后来,罗振玉经过多方打听,终于确定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洹河畔的小屯村,与古代文献记载的商代晚期殷都所在地一致。

动词 (verb的缩写)挖掘

甲骨卜辞的发现引发了当地人私挖甲骨的热潮,全国各地的古董商、收藏家、学者蜂拥而至,大量购买。据统计,到民国十七年(1928),已有数万片甲骨散落在全国各地。

同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其创始人傅斯年很快提出了殷墟发掘计划。8月,在考古学家董作斌的带领下,对殷墟进行了第一次科学发掘。

直到民国26年(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 *前后发掘15次,获得24918片甲骨,特别是在民国25年第13次发掘中,在YH127号坑中获得了16000余份数量巨大的极其重要的甲骨,震惊了国内外学术界。

日军占领安阳期间,日方组织日本学者在当地挖掘甲骨等文物,并将所得运往日本。[1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发掘甲骨,* * *获得5300多块。此外,在辉县、偃师、洛阳、郑州二里岗、河北藁城等地的商代遗址中也出土了甲骨文。在陕西岐山、山西洪洞和北京昌平也发现了周代的甲骨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甲骨文

查看所有12答案

篆书笔法-超值优惠,品质选择,轻松购物!

“天猫”为全场特惠,篆书笔法,优品低价,超值包邮,闪电到家,品质购物。

杭州弘毅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所有相关问题

甲骨文是什么意思?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文字,又称“文琪”、“甲骨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字”。主要指中国商代晚期王室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和东亚已知最早的系统商代文字载体。甲骨文是中国正统的文字之一。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甲骨文的。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是商代晚期“殷墟”所在地。近百年来,通过考古发掘等方式,在当地出土了10多万块甲骨。此外,甲骨文也出现在河南和陕西的其他地区,从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甲骨文有一种对称而稳定的模式。准备书法三要素,即用笔、完字、作曲。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更加严谨和系统的文字。汉字的“六字”原则在甲骨文中有所体现。但是原图和原话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2017 165438+10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5浏览882020-02-04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文字,又称“文琪”、“甲骨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字”。作为汉字的早期形态,它是中国商代成熟的文字,最早出土于安阳市殷墟。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年。甲骨文有一种对称而稳定的模式。准备书法三要素,即用笔、完字、作曲。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更加严谨和系统的文字。汉字的“六字”原则在甲骨文中有所体现。但是原图和原话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2017 165438+10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6浏览982019-11-13。

什么意思,甲骨文是怎么找到甲骨文的?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文字,也称为文琪、甲骨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字。它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代晚期皇室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和东亚已知的最早的商代文字载体。甲骨文是中国道教的特征之一。最早是河南安阳小屯阳村的村民发现的。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遗迹。它只被用作治疗所有疾病的药材,浪费了许多极其珍贵的文物。后来清朝末年的官员、金石学家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河南安阳发现了甲骨文。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是商代晚期“殷墟”所在地。百年来,通过考古发掘等手段,在当地共出土甲骨154600余片。此外,甲骨文也出现在河南和陕西的其他地区,从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甲骨文有一种对称而稳定的模式。准备书法三要素,即用笔、完字、作曲。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更加严谨和系统的文字。汉字的“六字”原则在甲骨文中有所体现。但是原图和文字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象形的意思也很明显。

浏览182020-03-31。

甲骨文,是什么?

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又称文琪、甲骨文和殷墟文字。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因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是商代流传的一种书迹。

浏览172020-04-26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简单地说,就是写在龟甲的骨头上。从1899第一刻发现有文字的甲骨开始,近百年来出土了150000多件甲骨卜辞(多在河南安阳)。相关学者通过整理和研究发现,甲骨文主要流传于商代晚期,是皇家贵族用于占卜、记笔记的载体。甲骨文是用来记录文字的,直接刻在晒干的甲骨文上。那些没有火烤痕迹的龟甲,自然就成了专门用来记忆的甲骨文。因此,要区分一块甲骨文是用于占卜还是记录,我们只需要看一看上面是否有火烤的痕迹。除了是否有火烤的痕迹,我们还可以从甲骨文的材质上大致判断其用途。有学者认为,龟由于寿命较长,在古代一直被视为灵兽,所以龟甲基本上用于占卜,而用于记事的龟甲则相对不那么讲究。除了龟甲,牛或羊的肩胛骨上也可以刻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