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人口密度是多少?

人口:约38万人。

人口密度:5588人/平方公里

湛江灯塔公园

湛江历史悠久,是粤西最大的城市。因为靠近大海,近代被西方国家统治。

1899年,湛江市被法国“租借”。当时这里被称为“广州湾”,对外贸易一度繁荣。1943年,广州湾被日军占领。1945抗战胜利后,广州湾回归,从此命名为“湛江”。

湛江地区旧称“广州湾”。这个名字形成于明清时期。有学者说是因为坡头区南三岛有一个“广州湾”村而得名,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高磊府属广州管辖,在地图上处于“广州”的中间而得名。

坡头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与南海接壤。以驻地坡头镇命名。坡头因位于山坡高处而得名。总面积42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80 000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位于南调街,邮编:524057。代码:440804。区号:0759。拼音:坡头曲。

基本概况

湛江市坡头区辖官渡、龙头、坡头、南三、甘棠、南条、赤焰松7个镇(街道),总人口37.75万人,总面积507平方公里,规划新城区68平方公里。中国海洋石油西部公司总部设在市区。

坡头区地处热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夏无冬长,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所产的早熟荔枝、优质龙眼、干塘莲藕、南三红世界萝卜远近闻名。

坡头区的东南部和西部都面临大海,有许多港湾。周边海域包括湛江湾、三河窝海峡、湛江银湾、鉴江河口和南三岛周边海域。鱼、虾、贝类品种丰富,官渡石门牡蛎远近闻名。全区海岸线192公里,有10000多公顷的滩涂和浅海可供养殖。鱼、虾、牡蛎、蟹、珍珠、贻贝等养殖业蓬勃发展,养殖面积突破654.38+万亩。

坡头区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滨海旅游已初具规模。南三岛旅游区面对辽阔的南海,碧海蓝天、银沙绿林构成了迷人的热带海岛风光。“南三听涛”是湛江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干塘滩绵延数公里,洁白平缓,背靠绿林,面朝大海。官渡石门湾天造地设,诗情画意;十里长湾海面波光粼粼,岸边林海幽深,果香四溢;石门双屿自古闻名。

经济概况

坡头区位于湛江湾东岸,辖坡头、龙头、甘棠、官渡、南三5个镇和南条、赤焰松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8.38万,面积562平方公里,新城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总部就设在这里。坡头区有5万吨级货运码头,中国远洋直升机场和中国民航新塘直升机场,广湛高速公路和325国道贯穿全境。湛江海湾大桥连接湛江湾东西海岸,将于2006年上半年竣工,海陆空交通便利。

坡头区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200公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大片滩涂和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鱼、虾、牡蛎、珍珠、贝类的养殖条件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品位高、易开采,地下有大量优质玻璃矿、高岭土、花岗岩矿等。

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28.6%,第三产业增长8.7%。

工业发展动力增强,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深入实施“工业兴区、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654.38+0.388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6.5438+0亿元,增长40.1%,居全市第二位。工业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官渡工业园吸引了一批大型外资和民营企业落户。目前已引进(签约)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将超过6543.8+0亿元,其中在建项目654.38+05个,竣工投产项目654.38+00个,初步形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饲料、建材、机械制造、食品等产业。325国道工业开发区建设也取得新进展,区内企业80余家,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二是支柱产业的拉动力不断增强。宏志电器、湛江家电等重点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全区规模以上家电工业产值4.6亿元,增长36.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4%。全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合计31。第三,民营经济继续发展壮大。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654.38+0.3亿元,增长654.38+04%,有力拉动了工业经济增长。四是品牌驱动战略成效显著。2003年,“红牌”、“力神”、“宏志”被省授予著名商标。继“红”电饭煲、热水器、“动力神”酒、“宏志”等系列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后,去年又获得1件中国著名商标,“红”电饭煲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为全区乃至全市企业首次。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抓好五大城郊农业生产基地和水产、畜牧、蔬菜、水果、花卉等十大农业示范点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8.03亿元,增长4.5%。水果总产量19540吨,增长4.2%。蔬菜总产量58598吨,增长0.9%;水产品总产量75523吨,增长6.8%;畜牧业肉类总产量13782吨,增长10.6%。完成造林532公顷,包括沿海防护林带105公顷。

外向型经济持续增长,全区出口总额达2474万美元,增长32.8%。吸引外资取得新成绩,合同利用外资153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4万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增长23438+0%。全年完成投资2302万元,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6座,完成堤防加固8.6公里;完成了农村饮水解困一期工程,解决了6万人的饮水问题。筹资800多万元建设村级敬老院12所,解决了82户五保户、435户2053人的住房问题。全年,* * *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125公里的硬底农村公路。

财政金融状况稳步改善。2004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783654,38+0,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1,500元,增长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247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3478元,增长11.5%。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取得新成就。完成了坡头区科技兴区规划的实施。* * *已实施项目50个,完成或接近完成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11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8337万元,累计新增产值186万元。* *开发推广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100多项。全区正在实施的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5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家。2004年荣获广东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优秀县(市、区)”称号。教育方面,努力化解教育债务矛盾,千方百计减轻学校债务负担。全年,* * *偿还和减免教育债务14万余元。积极争取上级、香港同胞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投资17万余元,新建校舍24000余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69‰以内,计划生育率85.6%,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40%。

行政区划

坡头区辖2个街道(南调、赤焰松)和5个镇(坡头、龙头、甘棠、南三、官渡)。

历史的发展

2000年,坡头区辖2街5镇:南调街、赤焰松街、坡头镇、南三镇、甘棠镇、官渡镇、龙头镇。总人口329405人,各街道(镇)人口为:南调街47843赤焰松街10345南三镇71881坡头镇59627甘棠镇36729龙头镇55607官渡镇47373(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坡头区辖2个街道(南部赤焰松)、5个镇(坡头甘棠南部官渡)、59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坡头区辖2个街道(南调、赤焰松)和5个镇(坡头、龙头、甘棠、南三、官渡)。

2018年8月6日18坡头区荣获第四批全国法制县市先进单位荣誉。

2020年6月,坡头区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县(广东地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