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规范

1.供应商业绩综合评价项目:包括:采购商品实物质量、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和业务能力五项,分值100,a .进货检验质量状况;b .生产和使用的离线率;c .异常质量信息和质量问题;d .质量管理体系;e .业务能力(包括交货期和服务质量)。2.进货检验质量评价2.1品管部进货检验组负责按月统计供应商进货检验总批次、不合格批次、批次不合格率,编制季度/年度进货质量报告(QG/FX-07.14表11),于季度次月进行季度上报。免检产品不纳入综合评价。2.2品管部供应商管理人员负责计算进货检验的质量得分A。分数的计算方法为:A = 100-批次不合格率×200。当A≤0时,A = 0 ^ 3。生产使用脱线率评价3.1。生产部负责对采购品的离线情况进行统计。编制采购商品下线率季度/年度报告(QG/FX-07.14表12)。季度报告应于次月10前提交质管部,年度报告应于每年65438+20前提交质管部。对于没有下线率统计的采购商品,如B、c的化工原料等零件3.2品管部供应商管理人员负责计算下线率得分B,得分计算方法为:B= 80 -[(实际下线率-允许下线率)/允许下线率] ×20当B≤0时,计为B=04。质量异常信息和质量问题的评价4.1。品管部供应商管理人员根据生产现场异常信息反馈进行现场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异常质量信息和质量问题的原因。如因各种原因造成异常质量问题,品管部将组织生产部、产品开发部、材料控制部召开评审会议,确定主要责任方和次要责任方,并进行质量评估。质量控制部供应商管理人员负责编写质量异常信息和质量问题季度/年度总结报告(QG/FX-07.18)。年度报告应于每年6月20日前完成。4.2品管部供应商管理根据品质评价结果计算品质异常信息得分c。计算方法如下:a)无异常质量信息和质量问题,得分为100;b)相关部门反馈的质量异常信息确认为供应商责任的,一般问题扣10分;c)对已发出“黄牌”的供应商扣30分;d)对于发出“红牌”的供应商,得分为0分。5.质量管理体系评价5.1供应商管理人员根据供应商的审核报告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果进行评分,得到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审核得分d .对于近两年未进行现场审核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时质量保证体系有一项不计入综合得分。6.业务能力评价(包括交货日期和服务质量)6.1业务能力从是否按采购订单要求及时交货(准时交货率)和是否能按质量保证协议要求提供售后服务两方面进行评价,前者占60分,后者占40分。6.2物控部负责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准时交货率)和售后服务进行统计,并编制《供应商供货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季度/年度报告》(QG/FX-07.14表14),由采购主管审核,物控部长批准,季度报告于次月10前提交。6.3评分方法:供应商管理人员按以下方法评分:①交货时间得分(E1)评分方法:a .按采购订单要求完成供货,按时交货率为100%,得60分;b .未按采购订单要求完成供货,按时交货率为80%-90%的,得50分;c .未按采购订单要求完成供货的,按时交货率70%-80%得40分;d .未按采购订单要求完成供货,按时交货率50%-70%的,得30分;e .未按采购订单要求完成供货的,按时交货率30%-50%,得分10;f .未按采购订单要求完成供货,按时交货率低于30%的,得0分。②售后服务评分(E2)评分方法:a .本月不需要售后服务或能按要求完成质量问题整改和服务的得40分;b .未按要求按时来厂,按10×N1扣款,其中N1为延误天数;c .质量信息卡不反馈,每月扣5×N2,其中N2不反馈次数;即:E2=40-10×N1-5×N2,其中10×N1+5×N2≤40。结合①和②,业务能力得分为E = E1+E2。7.综合评价得分计算7.1品管部供应商管理人员按期收集上述五个方面的评价结果,根据以下公式得出各供应商得分x。X = 0.4×[(A+B+C)/3]+0.3×D+0.3×e 7.2对于近两年未进行过现场审核的供应商(无审核得分D),供应商得分X计算如下:X = 0.6× [(A+B+C)/3]+0.4× E7。8.根据供应商综合评价得分,供应商分为:A级供应商(优秀供应商):X ≥90分:B级供应商(良好供应商):90分> > X ≥80分;c级供应商(合格供应商):要求采购商品进货检验批次合格率、生产使用下线率、质量异常信息均在70分以上,并分别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业务能力进行评分。d级供应商(不合格供应商):五项中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合格供应商的要求(除非没有统计数据)。供应商管理中需要做的一些重要工作如下:

第一,选择优秀的供应商

1.供应商顺利供应物料:这样生产就不会因为等待物料而停止。

2.饲料质量的稳定性:保证成品质量的稳定性。

3.交货数量的符合性:使公司的生产数量准确。

4.准确的交货日期:确保公司交货日期的准确性。

5.各项工作的协调:良好的合作使双方工作进展顺利。

因此,供应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对企业影响很大。因此,选择优秀的供应商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供应商应该包括哪些主体?

一个好的供应商应该有以下几个主体:

1.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只有优秀的领导者,企业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2.高素质的管理干部:企业拥有高素质、有能力的管理干部,企业的管理高效、充满活力。

3.稳定的员工群体:企业员工的稳定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流动性过大的员工产品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4.好的机器设备:好的机器设备能保证其产品的质量。

5.好技术:企业不仅要有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好的管理,还要有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技术人员。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不断降低材料成本。

6.好的管理制度:科学的激励机制,畅通的管理渠道,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其供应商整体优秀,产品质量高,服务一流。

二、供应商调查

供应商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管理级别:

◆管理者的素质。

◆管理人员是否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2.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

◆技术人员的素质。

◆技术人员的R&D能力。

◆各种专业技术能力的水平。

3.机器和设备:

◆机械设备的名称、规格、品牌、使用寿命和生产能力。

◆新旧机器设备、性能及维修状况等。

4.材料供应状态:

◆产品所用原材料的供应来源。

◆材料供应渠道是否畅通。

◆其原料质量是否稳定。

◆当其供应商的原材料来源困难时,其适应性有高有低。

5.质量控制能力:

◆质量控制组织是否健全。

◆质量控制人员的素质。

◆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完善。

◆检查仪器是否精密,维护是否良好。

◆原材料的选择和进货检验的严格性。

◆操作方法和过程控制标准。

◆成品规格和成品检验标准是否规范。

◆异常质量的可追溯性是否程序化。

◆统计技术是否科学,统计数据是否详实。

6.财务和信用状况:

◆月产值和销量。

◆来来往往的顾客。

◆银行来来往往。

◆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等。

7.管理标准体系:

◆管理制度是否系统、科学。

◆作业指导书是否完整。

◆执行状态是否严格。

6?1供应商开发有哪些步骤?

三、供应商开发的步骤主要包括:

1.材料分类:

◆按采购金额比例将主要生产资料和辅助生产资料分为ABC三大类。

◆按材料的成分或性能分类,如塑料、五金、电子、化工、包装等。

2.收集厂家信息:根据物料的分类,收集生产各种物料的厂家,每类产品约5 ~ 10,填写?0?0供应商数据表?0?三个向上。

3.供应商调查:根据供应商信息卡列表,采购部将供应商问卷传真给供应商填写。

4.成立供应商评估小组:评估小组由副总经理负责,成员包括采购、质量控制和技术部门的经理、主管和工程师。

5.调查和评估:

◆根据反馈问卷,按照规模、产能等基本指标进行分类。根据ABC公司物资采购金额的大小,评标小组将根据供应商调查表中列出的标准,派人员进行实地考察。

◆在问卷中如实填写调查项目,然后由评价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对合格的厂家进行分类并按顺序记录。

7.样品交付或小批量测试:

◆比价议价:对小批量交付或合格的材料进行质量等级评估,进行比价议价,确定最佳性价比。

8.供应商指导:公司向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的供应商提供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指导。

9.后续评估:

◆每月对供应商的发货、数量、质量、售后服务进行统计,并绘制图表。

◆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分,根据评分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10.供应商的选择:

◆不良供应商应被淘汰,放入等待名单,重新评估。

◆对于一般供应商,要减少采购量,重点是辅导。

◆对于优秀的供应商,要加大采购量。

供应商管理专用术语主要包括:供应商调查、供应商开发、供应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