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女儿:饥饿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爱的缺失。
《饥饿的女儿》是作家虹影的自传,出版于1997,背景设定在重庆老家。虹影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早期的成长经历写进了文字,冷静而尖锐地写下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物质的严重匮乏和人性的极度暴露...它们就像锋利的钩子,勾着读者的心,让他痛苦。那是一个饥饿的时代。在那个背景下,人们的身体饿了,精神饿了,甚至灵魂也饿了。
从子宫开始身体和精神上的饥饿。
书籍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谜。刘浏上学时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但那双眼睛并不觉得有恶意。他们跟踪了她几年。
刘流是她家的第六个孩子。她和家人住在一个又脏又挤又吵的贫民窟里,每天和哥哥姐姐睡在一张床上。这样的家没有隐私,甚至缺乏尊严。
“每天晚上我总是从一个梦挣扎到另一个梦,尖叫,出汗,醒来,就像得了重病一样。在梦里,我总是饿得找不到工作,但我闻到了米饭的味道。我悄悄的哭,怕被人知道,恨不得拿着碗给大家下跪。为了一碗,为了早日到达香喷喷的红烧肉,我愿意向欺负过我的人下跪。”
刘浏总是觉得饿,她的胃似乎总是时不时地绞在一起,这让她很不舒服。
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粮食严重短缺。很多人因为饥饿甚至嚼树皮吃观音土,甚至用人肉做叉烧包。正是在那个时候,刘浏的母亲怀了她,她已经在子宫里储存了饥饿的深刻记忆。出生后,即使不用忍受极度饥饿,饮食也因为贫穷而贫乏,肚子从来没有真正吃饱过。
刘流很小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哥哥姐姐的排斥。她以为只是因为她妈妈怀孕的时候肚子里多了一张嘴,他们会得到更少的食物。后来才发现,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浏觉得自己像个多余的孩子。母亲对她的态度,既不溺爱,也不纵容。“好像我是别人家的孩子来探望,说错了也没法解释。”父亲会打骂弟弟妹妹,但既不会生气,也不会责怪她。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
“我觉得我可能会让他们很失望,一个不可控的事件,本不该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她觉得她妈妈一开始不想生她。同时,她讨厌妈妈邋遢的行为,也不愿意在背后叫妈妈,他们也从来不给对方一个微笑。她恨她母亲恨得要死。
父亲患了眼疾,失业了,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忙于生计,父亲兢兢业业,但对66总有一种冷漠和疏离。他们家总是被外人看不起,刘浏一直不明白原因。她只是渴望亲人之间的交流和温暖,这其实是一种奢侈。她是在父母的长期冷漠,兄弟姐妹的冷眼和邻居的辱骂中长大的。随着她发现一些小而惊人的秘密,关于这个家庭的大秘密也慢慢被她揭开。17岁,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闪光点。
父亲的缺席,变态的爱
他就像她贫瘠生活中的一束光。他是一名历史老师,年龄几乎是她的两倍。
“我只知道第一感觉是我讨厌他不关注我。我讨厌它。”
刘浏开始在历史课上读小说,并故意违反纪律以吸引他的注意力。后来如她所愿,因违纪多次进出历史老师办公室。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刘流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老师,他的干净整洁,他的干净棉衬衫;和他渊博的学识一样,他家里总是堆满了书报,嘴里总是吐出一些看不懂的诗句;像他父亲的年龄一样,他有一种冷静的力量...她和他平时那些邋遢、庸俗、疲惫的人是多么的不同,她的精神荒原是他灌溉的。
她从来没有被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亲吻爱抚过。他们像陌生人一样,日夜陪伴着她。她甚至梦见被亲吻,然后被唤醒。她的皮肤干渴,缺少抚摸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她缺乏安全感。长期的匮乏和压抑让她备受煎熬。历史老师是她很久以来除了父亲之外接触的第一个男人。这样的亲近,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感受过的安慰和“爱”,她埋藏多年的渴望和憧憬被激发了出来。
文革时期与妻女疏远、被打压的历史老师,在女孩固执地闯入他的生活后,精神和肉体的欲望都被激起。他有意无意地挑逗刘浏,试图教她游泳,希望触摸她的身体;给她一本人体器官的教材,一方面是因为她想学习性知识,另一方面是对她有一种本能的情欲。这个勇敢大胆的女孩可以背弃自己的幸福。有一天,她独自一人敲开了历史老师家的门。当她一丝不挂地倒在他的床上时,他为女孩的未来而犹豫。他害怕伤害她,但他强烈地渴望她。
“我只想今天是你的,和你在一起。”刘浏坚定地说。这样,它们就交织在一起了。刘浏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个爱人的父亲。
“老到能安慰我,睿智到能开导我,能和我平等交流,珍惜我,怜悯我,敢于为我的屈辱挺身而出。”刘浏认为这是完美男人的爱情,她和历史老师的关系填补了一些内心的情感漏洞,但这不是真的。
女孩在激情中重生,中年男子却已接近死亡。
生命的秘密,一个无法承受的负担
刘浏的母亲终于无意继续隐瞒这件事了。18岁生日那天,她妈妈告诉了她人生的秘密。66的世界崩塌了。
原来,刘流是一个私生女,而跟踪她的神秘人一直是她的生父。父亲和母亲之间有爱。但是,为了照顾养父和很多视力不好的孩子,母亲选择留在这个家里。法律规定,亲生父亲在未成年时不能见亲生女儿。我妈陷入了激烈的矛盾中,最终选择了生下她。所以母亲被指责为坏女人,让全家蒙羞。她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兢兢业业却对她漠不关心,哥哥姐姐疏远她抱怨她,邻居对她家指指点点。
刘浏认为她的出生是令人讨厌的,而不是可爱的,这是她真正饥饿的根源。
历史老师得知真相后不久,因为政治压力上吊自杀。她的情感寄托像烟花一样转瞬即逝。
从未见过亲生父亲,与养父缺乏情感交流。历史老师再完美,也只是个情人。三个“父亲”得到的爱是不完整的。
生活经历真相的打击、历史老师的自杀和意外怀孕使刘流承受了难以承受的负担。她感到无助,不再属于这个家,这个地方。她不想麻木地生活在又脏又窄的院子里。她不想嫁给一个农民或者像姐姐们一样的低级男人后忍气吞声。她想放下这一切,去更广阔的世界寻找新的生活。她打掉了孩子,离开了家,去了很远的地方,试图寻找爱和救赎。她在外面游荡,学习写作,写诗和小说,与不同的艺术家交往...因为出色的创作天赋,她在稿费的基础上慢慢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摆脱了身体上的饥饿,但对爱的渴望依然留在灵魂深处。
她找到了爱,那是内在的光。
66是虹影。离开家乡后,虹影成了一名诗人和作家。三十五岁时,她住在伦敦,决定写一部关于自己的自传体小说,这就是《饥饿的女儿》。
远离家乡的生活并不能完全洗去成长给她带来的伤痛,但过去生活的记忆却更加清晰具体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她用笔当手术刀,一点一点切割分析自己,揭示自己的历史和痛苦,创作过程很平静却很痛苦。
她写下了自己对周围人的真实所见所感,却没有强烈的批评和抱怨。这个过程虽然极其痛苦,但也是一个愈合的过程。写作前后,她的重度抑郁症爆发,之后逐渐好转。
离开重庆老家后,她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受出身家庭的影响,她嫁给了一个和她父亲年龄相仿的男人,在婚姻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离婚后她才真正明白,她要找的是一个爱人和丈夫,而不是一个理想的父亲。
在这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她还处于寻找答案的探索阶段,对母亲的了解还没有透彻,但对昔日的仇恨已经消退。与此同时,我对父亲、兄弟、姐妹和邻居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同情。她勇敢地选择面对自己的历史,长辈的历史,慢慢地和自己的过去和解。后来又陆续有了《好女儿花》《小姑娘》。她的文笔越来越柔和,对亲情和爱情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如今,虹影过得很好,住在伦敦郊外的大房子里,房子外面还有一个花园。她有一个可爱的丈夫和一个小女儿。她有自己的书桌和书架。她还喜欢写作、装饰家居、抚养女儿和烹饪食物。她生活在一个丰富的烟花世界。采访前,她笑得那么灿烂,让人不禁怀疑:她真的经历过这么残酷的生活吗?本质上,她已经放下了过去。她不再是那个总是挨饿的孩子了。时间和行动会治愈她的伤口。是的,她曾经忍受过严重的饥饿,但是缺乏爱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她是贫民窟里一朵骄傲的花,努力在阳光下绽放。把她带到今天的,是她无与伦比的勇气、坚持和对生活的热情。
也许,在某个时刻,饥饿的阴影仍会浮现在她身上。然而,她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