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市场需求什么?

以我多年营销的经验来看,品牌的塑造并不意味着一个厂商有多强,我的产品质量有多好,我的产品有多好的市场。要把一个品牌做强做大,需要整合营销和管理上的各种因素。其他方面,很多专业的营销管理课都讲的太多了,也比我强,就不多废话了。我在这里根据我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市场需求。好吧,让我们以BBK为例。同样是民营企业,在行业内起步较晚。它的三个子产品,AV产品,电子学习产品和无绳电话。在BBK成立的第三年,三个产品的竞争对手都有中国名牌。视听产品中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新科、万利达、爱多,无绳电话是TCL,当时电子学习产品中也有。记不清楚了。当时的竞争环境比现在的电动车行业差很多倍,但在短短两三年内,其所有产品都位居全国第一。为什么?很简单,因为BBK和九阳擅长营销,知道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如何?市场需要消费者认可你的产品。如何让消费者认可你的产品?广告,最好的媒体央视,说白了,对于一个刚入行的公司来说,卖掉自己的工厂,可能半年都上不了央视的广告,是不现实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一大群质量好或者对企业忠诚度高,资本好的经销商同时推广你的产品,然后消费者才能拥有。市场需要经销商。经销商是一个怎样的群体?经销商大多以夫妻店的形式经营,有几家店铺,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销售人员,而且大多是亲戚朋友。男人负责采购和销售,女人负责会计和杂务。平时口水都是10块20块的飞。当你和他谈一个新产品或新品牌的前景时,他首先考虑的是眼前的生存问题。你跟他谈政策,他考虑的是如何得到你更多的支持。经销商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没办法,因为他们的钱是一分一分积攒的血汗钱。生活的压力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前景,他们只渴望赚更多的钱。很多厂家的业务人员在和经销商谈货谈政策的时候,总会描述市场的美好前景。做了我的车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厂家的支持力度有多大?但是大家想想,这样做有用吗?有多大用处?经销商听进去了吗?你的制造商的支持是基于什么前提?它是基于销售的。不卖车你能做什么养活他?经销商听了你说的话,货送到了,但是经销商推的很仔细,尤其是手里有两个以上品牌的时候。他主要是推销你的产品吗?答案是否定的,大部分都没有主推!此时此刻经销商们还在等什么?他们正在等待你的制造商的行动。以厂家承诺的广告为例。大部分厂家和经销商都会为这笔费用支付21加5,经销商在上报销量前还要提前支付。这个时候会有多少经销商打广告?很少,因为经销商在想“你都不敢先投资你厂家的品牌,我凭什么先投资?”“,有的经销商做足了销售,厂家的费用已经满足,经销商也拿到了钱。但是,广告一直没有做,因为钱已经到了经销商的口袋。厂商的费用对于市场有什么用?有些制造商确实有些勇气。广告先做了,但是力度不够,不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不能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最后他们亏了钱,失去了市场。新产品、新品牌营销的时候,经销商最大的需求不是口头承诺的政策,而是企业能给他们打一针强心剂,唤起经销商的销售积累,让他们觉得做这个市场没有后顾之忧。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企业和经销商是在一起的,劳动人民要找一个好老板。更何况庄家拿着自己的血汗钱跟你做市场,秀才自会死!在目前的电动车行业,消费者的品牌意识非常模糊。只要市场上存在一个经销商,只要他的店面位置不是很差,人不是很笨,他就可以卖车。问题的关键在于经销商愿不愿意卖你的车。目前大部分电动车企业在全国市场的缺口很大,很多空白市场需要开发。这时候企业要做的不是把市场做小做深。而是要多做销售网点,采取粗放式营销,发展网点是第一要务。让销售人员跟经销商谈前景、谈政策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造势,让经销商深刻了解,而不是感受到,你企业的实力,它做市场的决心和勇气,跟着你走对了,赚钱了,再通过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把你的品牌做大做强。总之,只有抓住经销商的需求,市场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题外话1: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省钱、省力、省时的新型交通工具,自上市以来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随着电动车质量的稳定和行驶里程的延长,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深。电动车行业将会有无限商机。未来三到五年,电动车品牌中会出现一个“中国名牌”,出现百亿甚至百亿资产的企业。题外话2:发展成行业巨头并不太难。现在的情况是造英雄的最好时机,那我们还剩下什么可做的?找准目标,理清思路,开拓全国市场。比如我们可以去一些禁止电动车的大城市,不管这些。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大城市的市场占比是多少,不足以影响整体市场?一旦一个公司的产品在全国有了70%的市场分销率,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和适应市场的营销策略。经销商垫付,公司圈钱扩产,还有贴牌和兼并扩产。在央视和地方广告强势轰炸的时候,钱来砸市场很正常。消费者对广告感到厌烦,但他们买东西时还是会认出广告。他们无能为力!消费者越是购买经销商,就越是急于出售。企业对经销商营销强势,经销商也愿意配合企业政策。就像格力的经销商工厂不让他做,他还哭着骂妈妈。现在格力一个县的特许经营权转让费1万,已经很少有人卖了。如此良性循环,才有可能做出国际品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