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喜乐的心态?

1.调整自己,改变态度

一个人因为发生的事情所受到的伤害不如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更严重。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所以,如果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

古时候有甲、乙两个秀才去赶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甲说,真倒霉,碰上了棺材,这次考试死定了;乙说,棺材,升官发财,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一定能考上。当他们答题的时候,两人的努力程度就不一样,结果乙考上了。回家以后他们都跟自己的夫人说,哪口棺材可真灵啊。

心态影响人的能力,能力影响人的命运。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你每天的心态,如果你能保证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证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证每天心情好,你就会获得很好的生命质量,体验别人体验不到的靓丽的生活。

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你要飞到哪里去?”

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喜欢月光,并不为其清幽而苍凉;喜欢流星,并不为其短暂而悲伤;喜欢夜晚,并不为其黯然而含泪;喜欢落雨,并不为其坠落而感到无望。正如美国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生命。”

2.活在当下,精彩每一天

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括号是出生,右边括号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用靓丽多彩的事情,美好的心情把括号填满,结果到了括号就结束了。

一个人被老虎追赶,他拼命地跑,一不小心掉下悬崖,他眼疾手快抓住了一根藤条,身体悬挂在空中。他抬头向上看,老虎在上边盯着他;他往下看,万丈深渊在等着他;他往中间看,突然发现藤条旁有一个熟透了的草莓。现在这个人有上去、下去、悬挂在空中和吃草莓四种选择,你说他干吗?——吃草莓。他吃草莓这种心态就是活在当下。你现在能把握的只有那颗草莓,就要把它吃了。你把这个问题问幼儿园的孩子,孩子一定毫不犹豫回答,吃草莓。孩子比我们大人快乐,因为他们活在当下。

一行禅师说得好:当我们提起正念喝茶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练习回归当下,以便活在此时此地。当我们的身心完全安住当下时,热气腾腾的茶杯便会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美妙的存在。这时我们便真正地与这杯茶沟通了。只有在这种情形下,生命才真正地现前。这正是:茶杯在手中,正念直提起,吾心与吾身,安住此时地。

活在当下不等于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今朝有酒不大醉,不使明朝有忧愁,以未来为导向活在当下。哲学家奥修说:“我不去想太多关于未来的事,因为未来是由现在所产生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够照顾现在,那么我们就是照顾了未来。未来不会无端地来,它将会从这个片刻产生出来,下一个片刻将会从这个片刻产生出来。如果这个片刻很美、很宁静、很喜乐,那么下一个片刻一定会更宁静、更喜乐。”

我们常说,等我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

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3.发现美好,乐观豁达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被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谢和庆幸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该如何感谢生活,如何在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如何发现我们身边很多美好的方面。这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职业人士在职业生涯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充满感激,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4.工作是一种带薪的愉快学习过程

面对纷杂的市场环境,带领万人的集团企业——TCL掌门人李东生在谈到压力时说,不是没有压力,“要争取做到把工作当成一种‘带薪的愉快学习过程’。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化压力为动力;也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有不断追求进步的愿望,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才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成功机会。”

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李东生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一直强调:“只有自己保持足够的成长,才能带领一个团队成长。”正是有这样的学习精神,李东生带领他的团队把一个当年靠5000元借款创办的地方小企业,变成20年后销售额超200亿元的大集团,并连续7年以超过50%的年增长率高速成长。

如果每一个人都学会这样一个简单的艺术——喜爱他的工作,不论它是什么,你都去享受它,而不要要求任何承认,那么我们一定会有一个更美好、更喜乐的自己,否则世界已经使你陷入一个痛苦的模式。你之所以认为你所做的事很好,并不是因为你喜爱它,或是因为你将它做得很好,而是因为世界承认它、奖赏它、给你金牌或给你诺贝尔奖,这是人生很悲哀的事情。

不少人总是报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态度来工作。当然,这种心态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如果这种心态过于较真,就会使自己陷入苦恼和郁闷之中,而享受不到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比如,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工作上司没有任何表示,自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很失落;克服了一个难题或签下了一个大单,老板没有加薪或提拔,自己总是愤愤不平,认为老板对不起自己;帮同事一个大忙,同事连一个咖啡也不请喝,真没劲。如果总是以这种“一报还一报”的心态工作和生活,不仅我们体验不到快乐,反而最后累坏了自己的心情。任何具有独立意志的人都会根据他自己的爱来生活,根据他自己对工作的理解来生活,把工作当成一种愉快的学习与生活经历,而根本不会去介意别人怎么想。

5.享受过程而非死盯成功

中国禅宗传到日本之后,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而且产生了许多变种,比如茶道、花道、弓道、剑道,都可以说是禅的分支。日本近代剑道大家宫本武藏,与他的高足柳生又寿郎,就是两位参透了禅的真精神的伟大剑客。

当年,柳生第一次参拜师父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师父,您是过来人,慧眼如炬。您看,以我的基础,何时能练成一流的剑客?”

宫本想了想,着重地对他说道:“大概要十年。”

“哇,十年,是不是太久了?”柳生年轻,很想尽快成名,急切地说:“师父,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如果我加倍努力苦练呢?”

“那么,得要二十年。”宫本一脸的严肃认真。

柳生大惑不解地追问:“假如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刻不停地用功呢?”

“那你三十年也不会成功!”

宫本的话实在令人费解。他可怜巴巴地问道:“师父呀,练习剑道怎么这样奇怪?为什么越努力反面用的时间越长呢?请您告诉我,这是什么道理?”

宫本谆谆教导他说:“如果你的两只眼睛死死盯着‘成功’二字,哪里还能看自己呢?所谓的一流剑客,便要永远保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柳生震惊得满头大汗,当下顿悟。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和事业征途中,我们是否也有柳生的心历路程?“欲速则不达”我们一定要记得。成功的快乐是在过程之中而非成功本身。

记住,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早上醒来,光彩在脸上,充满笑容地迎接未来;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杆地活在当下;到了晚上,光彩在脚上,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那么,我们就享受了生命精彩的过程,我们的生活就始终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