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简介

李小龙(1940.11.27-1973 . 7 . 20)原名:李英文名:Bruce Lee生肖:龙出生地: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产地:广东南海,身高:5尺7.5寸体重:65438。

独立,鹤立鸡群。

在20世纪70年代,一个年轻人的自信可以震惊世界,尽管人们并不相信。后来,他真的做到了——用四部半电影。这个年轻人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永远不会出现第二个集哲学家和格斗家于一身的功夫明星。

李小龙用犀利自然的双腿和高超的双截棍把空手道高手一个个击倒。然后撕掉“东亚病夫”几个字,说:“我告诉你,中国人不是病夫。”李小龙扬长而去,民族英雄的形象被塑造。

这是精武门的经典画面,这是李小龙给人深刻印象的永恒形象。

李小龙(1940——1973)

英文名字叫李小龙。

1940 165438+10月27日,李小龙在美国旧金山出生。他的父亲给他取名李,希望他有一天能在三藩市成名。李小龙年轻时很瘦。为了让他变得强壮,他从七岁开始练习太极拳。13岁时,李小龙开始向名师叶问学习咏春。他练习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拳脚等拳法,为他后来创立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岁时,李小龙离开父母和师父,只身来到美国,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进入大学后,除了学习,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武术上。1964年,年仅24岁的李小龙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全国空手道大赛中横扫所有参赛选手,夺得冠军。

李小龙对武术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经过不断的改进,他的功夫已经越来越熟练,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除了精通各种拳法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双节棍等各种器械,钻研气功、硬功,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方拳击、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武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经验,创造了一种拳法——截拳道。

回到香港的李小龙迎来了自己的演艺生涯。1971主演的《唐山大兄》,创下了1840上映以来的香港最高票房纪录:超过365438+百万港币。他在影片中的打斗风格一夜之间蹿红了整个东南亚,在东南亚掀起了一股武侠热潮。

1972主演《精武门》,再创440万元票房佳绩。“李小龙式”的打斗动作在影片上映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盯着敌人的凌厉眼神和打斗时奇怪的叫声成为了他在影片之后的“注册商标”。也是在这部电影中,小龙第一次使用双节棍,被誉为“李”的。李小龙用犀利自然的双腿和高超的双截棍把空手道高手一个个击倒。然后撕掉“东亚病夫”几个字,说:“我告诉你,中国人不是病夫。”李小龙扬长而去,民族英雄的形象开始出现。

同年年底,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武术指导。充分展现李小龙电影天赋的电影《猛龙过江》,创下了《精武门》的票房新纪录,首轮放映就卖出了530多万港币。李小龙在片中的打斗自由奔放,将他“做不可能的事”的截拳道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说《猛龙过江》奠定了李小龙的国际巨星地位,那么1973与好莱坞合拍的另一部力作《龙争虎斗》则奠定了小龙的国际巨星超级地位。《龙争虎斗》使李小龙成为世界顶级明星之一。李小龙还向全世界宣传他的哲学。“不是思考,而是一种直觉。”李小龙是一种直觉。想好了就去做,从来不考虑后果。在这一点上,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小龙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让中国演员在好莱坞重要电影中担任主角,让美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功夫和中国人。

1972深秋,李小龙在完成《猛龙过江》后不久,就开始构思拍摄新作《死亡的游戏》。李小龙于1973年7月20日在香港猝死,当时他正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

李小龙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在香港长大,在美国留学,最后回到香港。他就这样游走在两种文化之间。也许是这段经历让他最终突破了形式的束缚,创立了截拳道。

李小龙的一生短暂,但对现代武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功夫片风靡海外,中国功夫闻名世界。很多外语词典、字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功夫.在很多外国人眼里,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成了功夫的化身。

他就像一颗流星,生来发光。人的一生不能用长短来衡量。李小龙的一生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