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黻诗画留香。

张廷富无意在事业上有所发展。除了热心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他还极其热爱舞蹈和写作,是一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书法功底扎实,造诣很高。他的楷书有“骨”有“筋”,刚劲有力,松紧有度;他的行书温柔、轻盈、健康、优美,飞扬自如,婀娜多姿;他的隶书章法匀称,情韵散文流畅,工整飘逸,秀丽苍劲,精心准备,从容不迫,具有正统纯正的古典韵味;他的篆书厚重、浑圆、厚重,典雅、温润、醇厚。

因为书法出名,求字的人经常来这里。所以,张廷黻的墨迹不仅在家乡流传,在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市也有流传。当时白崇禧母亲的生日是81,白崇禧邀请张廷富到桂林为母亲写了一幅生日画面。《和县名人梁文山墓志铭》由时任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执笔,张廷富执笔。

张廷黻跟随孙中山、黄兴多年,在广州、武汉生活过一段时间,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留下了大量的墨宝。民国时期的广州惠爱路,20多家店铺的名字都是张廷富亲笔题写的。就连新加坡兄弟胡文虎和胡文宝在港开发的虎牌万金油商标名也是张廷富题写的。

对于中国画,张廷富画得最多的是螃蟹。至于他为什么爱画螃蟹,他在一首自撰的诗里表白:“人爱胡作非为,我爱画人。画人太轻浮了。为什么不画一只螃蟹,留给猖狂的人们呢?”他很想用这个寓言来描述那些舍生取义,为社会制造灾难性悲剧的恶霸,同时也是他这辈子感受最深,最恨的人。正如他在一幅蟹画的题词中所写的:“钳制太不合理,肠中无肺无肝;我不禁感叹,世界上有那么多代人,我却留下一个丑陋的样子给别人看。"在另外两幅蟹画中,他也写了这样一句诗:"同类残已被照顾,人生太悲。"常年的冷眼和泪水,比羊的眼泪还要糟糕. "“东方倔蟹野心妄想,横刀逆行。很高兴听到中国在敲锣打鼓。你们还要横行到什么时候?”表现了对军阀混战和日本侵略者的极大愤慨,也指出了日本强盗的必然下场。从贺州民间收集了100多首蟹画抗日诗词。

有意思的是,张廷富画螃蟹大多是小写意,都是“我”和“S”的形状。另外,他把螃蟹画成六只脚,而不是八只脚。很多人不明白它的意思,他用一句诗回答:“画这本书我没有老师,全凭意志。”笔有大有小,用墨一定要轻。八爪是有备而来,但两爪可持。山中无事,游戏写。“意思是他画画随便。他补充道,“任何人都可以画出我画的螃蟹。我的画在色彩搭配上很独特,别人也不容易学会。”他一边说,一边用粗粗的墨线画出蟹爪,强调它们的刚硬和尖厉;他画水生植物,用淡墨曲线表现它们的柔软和温柔。

抗战一周年,张廷黻模仿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轮式体”,写了五首《秋感》。其中第一条写道:“年年易有秋风,回首卢沟恨。可是流光催我老了,没能和别人一起杀敌。我是一个男孩,我真的很像陆放翁。手指之战同七七,听寒虫悲。”那时候他已经63岁了,因为不能上阵杀敌,只有“心碎”。

张廷黻的诗字里行间,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感觉。他曾与陈玉干合写六首《冬趣》,与其说是冬趣,不如说是抒发抗日情怀。也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去昭平县找了著名的抗日县长魏,写了21首关于昭平一带游历的诗。他在表达热爱大好河山的同时,始终不忘国耻,始终铭记抗日。在《古袍端午》中,他写道,“这一年多事之际,牵挂三千里故乡路。”在《大风之巅》中,他写道:“遥望战场,云淡风轻,忧国忧民无以复加。”在《樟木抒怀》中,他写道:“孝忠千古事,一心一意为家为国。”在平时,哪怕是给别人的结婚对联,他也总是忘了融入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