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妈刺绣来自哪里?
刘妈刺绣是朝天区柳巷的民间刺绣。刘妈刺绣妇女用各种各样的土线绣在各种各样的土布上,绣出的图案或为爱情与幸福,或为农耕与收获,或为娱乐与舞蹈,或为花鸟虫鱼,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为是手工刺绣,刘妈刺绣很有个性,很有收藏价值。国内外许多游客和收藏家视其为珍宝,乐于收藏。
刘妈乡是中国民间艺术的故乡,以其古朴的刘妈风情和民间刺绣闻名中外。根据传说,刘妈人来自汉族。刘妈人喜欢穿绣有精美图案的衣服,住“主屋配亭”的吊脚楼;像唱山歌、打鼓、舞龙舞狮等简单的民俗都与羌族相似。刘妈刺绣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工艺品。在刘妈地区,人们普遍认为“谁的女儿聪明取决于她的针线”。刘妈女孩四五岁开始学习刺绣,到十七八岁时,她就能绣出一整套精美的嫁妆。刘妈刺绣不需要手稿,而是通过“数底布的丝线”来确定图案的大小和位置。绣花窗帘、枕套、马甲、袖子、手帕、花鞋、铅笔盒等生活用品,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组合巧妙,装饰气息浓厚,给人以浓郁的乡土气息。“赞美刘妈绣女,装点秦岭巴山秀”是专家学者对刘妈刺绣的由衷评价。2008年6月,刘妈刺绣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定质量
“刘妈刺绣”是由当地材料制成的。使用的材料只有简单的针、线、布,通过黑、白、红、蓝的土布和彩色棉线,配以深浅不同的冷暖色块。绣品细致,色彩鲜艳,组合巧妙,赏心悦目。刺绣图案,或农耕收割,或婚庆礼仪,或婚恋,或人物、鸟兽,色彩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典型的川北风情。
文化典故
“刘妈绣”是广元市朝天区刘妈、鱼洞、林西、小安等地区刺绣的总称。它是代代相传的民间艺术,是刘妈先民在自给自足的闲暇生活中创造和发明的古朴精美的民间艺术瑰宝。
刘妈刺绣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为其所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天朝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刘妈刺绣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函,广函[2012]第114号。
四川省广元市地方标准:DB 510812/T09-2012刘妈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