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米醋的发源地?
小米醋的先驱
——王村醋。
2009年8月,“王村醋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王村醋与山西的高粱老陈醋、江苏镇江的米香醋在原料和传统酿造技艺上有很大不同,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创性、独特性和生动性,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功能。
王村醋是最早以小米为主要原料酿造的醋,是小米醋的开创者。
淄博王村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城镇。早在殷商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姜的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的疆域。是山东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王村地质地理环境复杂,是典型的“两山一谷”地貌(一个是山沟,北面是长白山脉。南伊泰依山脉)。非常适合种植营养价值高的小米(当地人俗称红谷小米)。山东特产王村醋,就是以这种产于山地丘陵的小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姚敏书》中记载了24种制醋方法。嘉靖县志:据明嘉靖《淄川县志》记载,嘉靖年间王村有“春分酒拌醋”之说。明朝末年,山东资溪贵族毕有七个儿子,他的第六个儿子毕穆有八个儿子。所以才有了“七老枝八少门”的说法。“八少门”中有两个进士,一个是举人,两个是龚氏,两个是秀才,其中毕官至户部尚书。毕的次子毕,是王村醋坊的老板,其品牌“京泉居”(1956全国工商公私合营改造)并入王村供销社。蒲松龄受毕之邀到坐坐。在蒲松龄的文集《饮食第四章》中,记载“宴席五味要全面,茴香莳萝要粉糯,肩胛骨要醋酱烧,头蹄镊子要刷过才煮”。蒲松龄教书期间,有一句流传至今的顺口溜:“蒲老师,三餐,酸煎饼,两个半,葱炒豆腐醋蒜。”是毕官宦家庭的发展和大文豪蒲松龄的出现,使王村醋业日渐兴盛。相传乾隆下江南时,尝过王村的小米醋和黄酒,对王村醋大加赞赏。此后,王村醋作为贡品进入京城,成为著名的山东特产。
王村醋是以小米为主料,黄酒为辅料,常温发酵而成,色泽淡雅、清香、纯正,广受山东人民欢迎。由于其独特性和悠久的历史,王村醋于2007年被授予“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山东省老字号”称号。2009年8月,“王村醋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别VIII-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