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是谁设计的,何时何地建造,谁为谁建造,何时完工?
英文名:Taj Mahal
波斯语,乌尔都语:?1?2?1?9?1?4 ?1?9?1?5?1?八
国家:印度
大陆:亚洲
1983根据文化遗产选择标准C (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七届会议报告。它是北京时间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迹”之一。
从无数照片中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形状,被用作酒店的标志,酸辣酱和调味品的商标。事实上,它在任何地方都被使用,人们一看到它就会立即想到印度。然而,很少有人在看到泰姬陵时感到失望。
泰姬陵百看不厌,但还是让人惊喜。它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虽然它是一座陵墓,但它没有通常陵墓的那种冰冷的寂静。相反,你感觉它似乎漂浮在天地之间。它的和谐与对称,园林与水中倒影的融合,创造了令无数游人惊叹的奇迹。据估计,20,000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完成。据说一个法国人和一个威尼斯人参与了这个项目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筑师被记载明确参与过陵墓的建造——这非常适合这座建筑,因为建造它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只记住陵墓里的人。
当清晨的太阳升起,冉冉升起的红日伴随着朱木纳河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它看起来很安静。中午,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碧水绿树。在南亚耀眼阳光的映衬下,更加精致耀眼。晚上,泰姬陵迎来了一天中最迷人的时刻。夕阳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由灰黄色和金黄色变成粉红色、深红色和浅蓝色,最后随着月亮的冉冉变回银白色。在朦胧的月光下,泰姬陵显得格外优雅、别致、迷人,就像是陷入深深沉思中的美丽泰姬陵。据说泰姬陵最美的时候是月亮挂在天上的夜晚。汉白玉陵墓,在月光的照耀下,会散发出淡淡的紫色,淡雅而尘封,美若天仙。【编辑此段】泰姬陵的建造历史始于1631(另一数据:1632),历时22年(另一数据:18),每天使用2万名劳动力。他们除了汇集印度最优秀的建筑师和工匠,还从中东和伊朗聘请建筑师和工匠,耗尽国库(* * *花费4000万卢比),导致莫卧儿王朝的衰落。沙迦汗国王原本打算在河对岸为自己建造一座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一半白一半黑的大理石桥连接,与心爱的公主对面而眠。然而,在泰姬陵完工后不久,他的儿子奥朗则布成功杀死了自己的兄弟,篡夺了王位,国王沙贾汗本人也被囚禁在距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八角宫。在接下来的八年里,沙贾汗每天只能透过小窗看着漂浮在远处河水中的泰姬陵的倒影。后来视力恶化,只能通过一颗宝石的折射观看泰姬陵,直到抑郁(疾病)而死。幸运的是,沙贾汗被安葬在泰姬陵中,旁边是他心爱的泰姬陵公主。
泰姬陵由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制成,但并不是一些照片中的纯白色建筑。数以千计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表面的大理石中,陵墓上的文字用黑色大理石制成。从一个雕刻的大理石栅栏可以看出高超的工艺。当阳光照射在栅栏上时,它投射出各种各样的影子。从前,有一扇银色的门,有金色的栏杆,有一大块珍珠做的布覆盖着女王的纪念碑(位于实际埋葬地点的上方)。小偷偷走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试图挖出嵌在大理石柱中的宝石,但雄伟的泰姬陵仍然让人们着迷。
泰姬陵位于风景优美的地区。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面有一个拱形的亭子。以前有一扇纯银的门,门上嵌着几百个银钉。这些东西都被抢走了,现在门是铜做的。
沙迦汗想在朱木纳河的另一边给自己建造同样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传说似乎没有太多的真实性。他的儿子奥朗则布在1658年被宣布为皇帝,他的父亲被软禁在阿格拉的一座城堡里长达九年,直到去世。沙韩佳可以从城堡的远处看到泰姬陵。后来,他也被安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顶峰。这种风格的陵墓矗立在装饰有灯塔的基座上,人们对它有着和对清真寺一样的崇敬。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起来,并随之消失。
德里的侯梅因陵墓开始于1564。它是泰姬陵的原型,坚实雄伟,而不是精致典雅。17的70年代,奥朗则布在奥兹加巴德为他的妻子模仿了泰姬陵,但它没有泰姬陵的魅力与和谐。德里的另一座陵墓,赛义夫达加墓,开工于1753。它被称为“莫卧儿建筑的最后一闪”,但它并不是人们在运河中竭力想看到的建筑。这些纪念墓都有一个标准的模型——一个大的洋葱形拱顶,一条水道和四部分花。泰姬陵的建造者将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与孟加拉国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泰姬陵中的珍贵宝藏被盗是微不足道的。65438+20世纪30年代,他计划拆除当时无人问津、杂草丛生的泰姬陵,并将大理石运到伦敦出售。该计划被放弃,只是因为从德里红堡搬走的大理石没有买家。后来在1900年,成为印度总督的克曾修复了泰姬陵。
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基本上用大理石建成的建筑都是完美无瑕的,月光下的泰姬陵给人一种恍如仙境的感觉。它不仅表达了沙对爱妻的深切怀念,也是对人类的一份厚礼。
世界七大建筑奇迹的背后其实有一段令人心酸又挥之不去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背景确实可以增加观赏泰姬陵的兴趣。17世纪,莫卧儿皇帝沙贾汗(Shah Jahan)为了纪念他心爱的妻子阿治曼巴努(Ajman Banu),动用数万名工人建造了一座镶嵌着宝石的陵墓,设计令人叹为观止。泰姬陵最引人注目的是由纯白色大理石建造的主体建筑。陵墓整洁,上下左右对称,中央穹顶高达62米,令人叹为观止。周围有四座高约41米的宣礼塔,由35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镶嵌而成的墓碑矗立在塔间。墓地占地17公顷,是一个略长的圆形,周围是红色的砂岩墙。入口大门也是用红色岩石建造的,大约有两层楼高,门顶背面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塔楼。大门一路通向沙耶汗国王和王公主的墓室,他们的石棺摆放在房间中央,庄严肃穆。泰姬陵前是一条清澈的水道,两旁种植着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着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