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铜马的盐城铜马
从“钟石桥”、“钟子塔”、“新四军重建纪念碑”到“大铜马”,有了历史的积淀和宿命,盐城有了如针的城市基点,城市的四个方向从这里开始,盐城的零公里就在这里。
周末喷泉会准时开放,远远就能听到清脆的水声,清新宜人。在阳光的照射下,喷泉溅着五颜六色的水,在夜晚的霓虹灯下格外迷人。每逢重大节日,被五颜六色的气球包围,给人的感觉是眼睛一亮,心里一热。“大铜马”已成为盐城的标志性文化名片。
雕像是由时任国家城市雕塑规划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根据新四军老战士关的具体构思创作设计的。一位年轻勇敢的新四军战士,背上大刀,手握缰绳,骑在战马背上,前蹄高高扬起,昂首迎着太阳,象征新四军东进,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这座雕像高4米,长3.8米,重3250公斤。它是由青铜制成的。塔上镌刻着原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将军的亲笔题词:“新四军重修军事纪念塔。”背面朝西,刻有张爱萍将军批准的题词,由已故书法家包申题写。作为盐城这座英雄城市和铁军精神的象征,新四军重建部纪念塔自建成以来,一直安放在盐城市建军路与解放路交叉口的中央交通岛上,也成为盐城市民眼中老城的中心坐标点。多年来,铁军雕塑一直是盐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盐城市以新四军红色文化为特色的一张名片。
“大铜马东临黄海,西临淮阳。它位于丽霞下游的盐城,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在盐城市中心,解放路与建军路交叉口,有一座被盐城市民亲切地称为“大铜马”的雕塑。一个年轻勇敢的新四军战士,背上一把大刀,手里一根缰绳,骑在一匹前蹄很高的战马背上,迎着朝阳,昂着头向东看。“大铜马”所在的十字路口,是盐城公路“零公里”的起点。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孙国栋的心目中,“大铜马”更像是一个时空坐标。与新四军纪念馆、泰山庙新四军司令部旧址一起,成为这座城市在抗战中重生的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