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公司商标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公司的商标管理体系是一个值得永久探讨的话题。本文就工作中的感受(主要从商标使用证据的管理方面)做如下论述,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商标管理的重要性

公司法律事务对于整个公司的法律风险防控至关重要。在商标管理方面,由公司法务建立商标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保证商标管理的运作和制度效果。好的商标管理系统可以更好的配合外部代理机构的工作,在事实还原上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再结合公司的实际经验和外部代理机构的丰富经验(注册、审核、诉讼等。)最终有利于商标案件的最大成功。

二、商标管理制度

(a)明确自己和竞争对手的商标,并制定系统框架。

企业法律事务可以在企业品牌支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市场份额的比例需要市场部分析研究,防止混淆,使商标与公司的商品或服务一一对应。维护商标和利用商标维护和巩固市场地位需要法律事务。

1,根据商标检查,了解竞争对手的商标情况(经营情况)

商标是市场主体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商品和服务而使用的标记。商标数量和申请状态(抗辩、关联、驳回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对市场主体的能力和发展。

商标审查主要是为了防止类似商标被注册,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商标审查作为了解竞争对手的途径之一。比如在企业信息网上查一个竞争对手的企业名称(尽可能多的线索,保证商标信息的完整性),在商标网上查一个竞争对手的商标注册。商标注册情况需要有经验的商标代理公司分析,这样才能知道对方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其他关联企业申请的除外)。

2、根据自己现有的商标和竞争对手,制定商标管理系统框架。

管理体系框架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情况。比如一个企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了不让自己挨着名牌(这里比开发新产品更重要),需要跨品类申请商标。进一步,公司在原有商标的基础上进行商标布局,包括一系列的商标申请、国内外商标申请、各子品牌之间的关联和呼应等。,还包括对新兴领域的行业,尤其是稀缺资源的占用。每一寸土地都有争议?。

(2)商标管理制度下的商标申请(包括续展)

商标管理取决于公司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如果是小公司,发展慢,可以注册核心类。而大公司,尤其是跨行业发展的公司,在知名度大的时候,更能及时申请各种应用。

因为中国大陆的法律不利于保护未注册商标,所以企业在推出品牌时注册商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注册制度下,应事先确定申请日期(事先使用的证据只能是充分的),以确保注册的成功率。公司法务作为公司的一员,对公司的经营范围有更好的了解,可以在商标申请中更准确的选择商标类别,增加商标的可注册性。做好商标申请,取得属于公司的核心商标专用权,做好抗辩注册和联合注册。最终形成以近似商标、类似商品包裹核心商标的格局,有效保护核心商标,为公司未来的产品系列储备商标。

当然缺点是大规模的商标申请会增加成本,一些没有及时使用的商标会被撤销(虽然及时预留了在先申请的时间,但是成本也很高)。具体申请金额视公司发展水平而定,具体发展水平需要法务和产品R&D人员视具体情况而定。

(3)商标管理制度?异议、撤回和无效?

1.在日常商标检查中,对近似商标依据《商标法》第30条和31条提出异议,尽快消除近似商标对公司品牌的影响。一系列的商标异议也为以后的商标申请和异议提供了案例支持(虽然有商标案例审查原则,但类别异议可以作为论证部分)。

2.《商标法》修改后,撤销第三个商标的案件受到重视。公司为了第一个障碍,试图撤销第三个商标。如果对方没有足够的使用证据,第一障碍商标将被撤回。

3.无效。新商标法实施后,经异议程序核准后直接发放商标注册证,没有后续的审查和诉讼程序,只能宣告无效。但对公司的品牌保护不利。毕竟是注册商标专用权。在无效之前,可以行使正常权利,影响公司利益。

(4)商标管理制度中的商标转让等问题。

一些没有争议的商标可能会被购买。商标转让要做好商标调查,相似的商标一起转让。同时要注意受让方使用的证据(之前使用过相关文件或声明),防止受让方商标存在权利瑕疵。

其他商标的质押等等以后再说。

(五)商标使用管理(包括许可使用)的商标管理制度

商标注册成功只是一个步骤,商标的使用才是商标的核心,商标使用的证据会在可能的诉讼中被频繁引用。充分的商标使用证据不仅可以避免撤销,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认定近似商标、申报驰名商标的有力证据。

1,建立商标使用档案,足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还原市场推广,展现市场认知度;

2.注意商标标识的印刷,按照《商标印刷管理办法》对商标印刷进行管理,保留印刷证据;

3.关注市场部的活动推广,保留一些客观中立的证据以备后用;

4.重视员工培训,讲解商标使用的基本知识,建立商标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对商标的认识;

5.对于关联公司或连锁企业,未使用的商标资料应及时销毁或收回。

(6)商标管理系统中的商标侵权投诉

商标侵权投诉主要是指工商和法院利用时间和处理方式的不同选择。比如同时结合商标注册对侵权人进行围剿(比如对35类连锁企业等与核心商标相关的商标单独起诉)。

第三,结论

公司法修改降低了公司注册门槛,这是政府倡导的?大众创新,创业?市场主体顺应时代快速扩张,公司的商标管理体系保护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公司的商誉。

最近有报道说,某品牌的商标被兜售,几年前就有报道说企业要注意跨类注册和商标异议。只能说企业的商标之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