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边旅游有哪些比较好的线路?

推荐一条位于房山区的线路,比较有历史和人文气息。

云居寺-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其中云居寺半天,周口店遗址半天,云居寺离周口店遗址30-40分钟车程,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都很近。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各景区(点)的具体情况:

1.云居寺

在北京西南的白岱山脚下,有一座历史悠久、沧桑巨变、依山傍水的北大寺,这就是云居寺。

云居寺以经典闻名。

因寺周围常有云,故名云居寺。

隋朝

云居寺建于杨迪大帝时期(605 -618)。静琬和尚听从了老师的教导,发愿在白岱山刻经。

唐朝

贞观初年,景湾在白带山上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用于刻经。

唐末至五代的战乱对云居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石经的出版被迫停止。

辽朝/辽河/老宁省/辽远/太师

周舟联盟后,辽宋停战,幽州社会安定,云居寺又兴盛起来,石经出版也开始恢复。

元朝(1206-1368年)

延祐二年(1315),元仁宗赠送了大量的儒家经典,藏于云居寺。

明亮的

一零二零年(1592),五台山道观真客大师在石景山雷音洞拜石信中首次制作了三件肉身舍利。

干净的

康熙、雍正时期,寺庙相继修复。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1942年,侵华日军轰炸云居寺,使这座古寺成为一座断壁残垣,但云居寺山门却奇迹般地屹立不倒,终于迎来重建。

云居寺里有十多座石塔和砖塔。

尤其是南北两座相对而立的古塔,走在寺内总会不经意间发现它们的身影。

南塔又称释迦牟尼佛塔,是一座八角形塔,檐密,为砖砌。它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只剩下塔基,后被重建。

离地面不远处有开山万宫塔,景湾墓塔,石刻大藏经的创始人,还有石经地宫,用来存放房山石经。?

北塔,也被称为罗汉塔和红塔塔,是一个独特的钟鼓楼和砖结构。里面有一个坡道(现已封闭),金刚宝座塔基础建于隋唐,塔身断代辽代。塔上砖雕内容丰富,是北京最大的组合塔。

在北塔北侧,自北向南,有三座清朝主持的墓塔,分别是童渊、辽陈、广韵,又称三宫塔,均为砖石覆塔。

还有北京最大的唐塔集团。其中,北塔西北角的唐塔建于唐景云二年,即公元711年,是目前北京最古老的唐塔。

不远的石景山也值得一去。最好能安排一天一起去参观。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

自驾

9: 00-16: 00(检票停在15: 30)

40元

2.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关于中国历史的开端,你一定见过“北京人”的身影。

长发高颧骨的胸围在无数少年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北京人”的独特魅力。

周口店的调查始于1921,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首先打开了大门。

正式的发掘工作始于1927,随后的十年间,不断有重要发现。

尤其是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古龙山出土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骨化石,震惊了世界,将人类历史提前了50万年。

1933年,在古龙山顶的洞穴中发现了18000年前的人类化石,名为穴居人,他们的头骨特征已经表明他们是原始的黄种人。

1937七七事变后,周口店被日军占领,发掘工作被迫终止。

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发掘并保存了6个较为完整的头骨。太平洋战争前夕,中美计划将它们转移到美国,以防落入日本之手。不幸的是,这些头骨在途中消失了,至今下落不明。

现在的博物馆建于2011,其粗粒度的建筑形式源于周口店遗址的重要文化元素——石器。

该博物馆有四个展厅,即

1.周口店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2.70-20万年前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3.周口店遗址发现的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化石。

4.周口店遗址其他化石点及“北京人”头骨化石的丢失和寻找与周口店遗址的保护。

馆内不仅有实体展览,还有互动体验。文物展示与场景再现相结合,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博物馆里的猿人骨骼化石和各种动物是观赏的焦点。可惜猿人头骨都是复制的模型,非常遗憾。

除了博物馆,还有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起去参观比较好。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街1号

38号周口店遗址站或自驾

30元,需要提前和wx预约。

周二到周日?

旺季(4.1-10.10)09:00-16:30(16:00停止售票)。

淡季(10.11-3.31)09:00-16:00(15:30停止售票)。

3.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周口店背靠起伏的太行山。

面对辽阔的华北平原。

一条小河在山前汩汩流淌。

它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宜人。

70万到20万年前的“北京人”

4号遗址的早期智人距今2000万至65438万年以上。

约42000年至38500年前的田园穴居人。

大约3万年前的穴居人

住在这里。

不同于博物馆的严谨和规整,园内的设计更加平易近人。

观景台、休闲广场、发掘现场和不同类型的景观构成了考古遗址的全景。

其中,我推荐猿洞和洞天。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曾经生活在古龙,遗址公园的创始人创造性地将他们建在了同一个屋檐下。

袁仁东

遗址群中最著名的遗址原本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洞。

“北京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了近50万年。他们的骨头、遗物、遗物、从洞顶掉下来的石头、从洞外流入的泥沙,一层一层填满,形成一个巨大的堆积层。

步入其中,丰富的岩层和奇妙的光影扑面而来,走在木栈道上,仿佛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抬头望去,防护棚的现代设计模拟了山顶的样子,夕阳从山的缝隙中进入,看不出是什么年代。

1929年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骨化石,带有特殊的烙印。虽然是化石模型,但还是让人兴奋。

山顶洞

从猿洞出来后,需要经过3、4、12、15位置才能到达山上的洞区。

在1933和1934处,发掘工作由裴文中进行。这里发现了三个完整的头骨,一些椎骨,四肢,骨盆,膝盖骨和牙齿,代表了不同个体的八个古人类化石。

同时还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少量石制品和140余件饰品。

从观景台往下看,发现就在猿人洞的正上方,这种隔空相望的体验仿佛让人在短时间内跨越了两个时代。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街1号

自驾

30元,25元,三方平台,需要提前和wx预约。

周二到周日。

(4.1-10.10)09:00-16:30(16:00停止售票)

(10.11-3.31)09:00-16:00(15:30停止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