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1)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主要内容是: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英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白银,违者全数没收,其他银行发行的钞券逐渐由中央银行钞票换回;白银国有,凡银钱行号、商店、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的银币等均应交指定机构兑外汇的比价。意义:这次改革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3)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