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的故事阅读随笔

陈嘉庚

陈嘉庚(公元1874-1961),福建同安(今厦门)人。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华侨领袖。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去新加坡经商办实业,成为一名富有的华侨。他还在家乡集美和厦门投资教育,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公认的华侨领袖,他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反对蒋介石独裁和内战,支持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尤其是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他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对抗日战争的贡献,不亚于任何一位抗日的杰出军事指挥家。解放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决心办实业

陈嘉庚的家乡在现在的福建省厦门市集美镇。当时集美住着四千多人,都姓陈。因为人多地少,大部分居民靠出海打鱼为生。其他人去了南阳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

陈嘉庚的曾祖父那一代人去过南洋。父母兄弟五人,有三人在南阳做生意。我的父亲,陈,在新加坡开了一家米店,经常寄钱回家。他的家庭并不富裕。陈嘉庚很小的时候就帮家里干活,在海边种红薯、拔花生、挖牡蛎。?

九岁时,陈嘉庚进入了一所私立学校。能进学校的都是农民子弟。他们大多只需要认一个字,往往还要帮家里人。所以私立学校经常放假上课,甚至上课一个月放假一个月。老师在教学上也很粗心。陈嘉庚在这种学校学习过,但他没有学到多少书本知识。家乡落后的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长大了,对国家大事,对祖国被侵略的历史,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原因有了更多的了解。爱国报国的思想从此扎根。他有一个强烈的想法:?

“我也想出去做生意,赚钱,回老家给长辈办实事!”?

有一次,父亲从新加坡回来,和儿子聊起了未来。陈嘉庚说?“中国向来鄙视商业。但是如果没有商人,衣食从何而来?我愿意去新加坡和你做生意。”?

“做生意风险太大,拿不到就亏!”?

“我不怕!”?

1890年秋天,父亲带他到新加坡(当时叫星洲)自己开的米店学习做生意。那一年,他刚刚十六岁。

沮丧地站起来

起初,陈嘉庚只是帮忙记账和理财。他努力工作,很快就熟悉了店里的各种业务。两年后,他接任经理,替父亲掌管米店。因为他愿意研究做生意的方法,他很快就繁荣了米店的生意,赚了很多钱。?

没想到,由于家里其他人经营不善,陈家后来的几笔交易都亏了。1903年,当陈嘉庚在哀悼他死去的母亲后再次来到新加坡时,他非常悲伤地看到了一片破败的景象。但他没有灰心,决定转行销售菠萝罐头。菠萝是新加坡的特产,罐头每年都有大量销售。陈嘉庚知道自己没什么经验,也没什么资本,所以他努力精打细算。他对大家说:?

“菠萝的质量有高有低。买的时候,砍价完全靠眼力。我们在这方面不如别人,必须加强核算。”?

“你有什么建议?”?

“每天买的菠萝必须当天加工,不能让它损失太大。隔夜结算,然后根据亏空决定第二天的进价。而且,我们的易拉罐必须以质取胜!”?

陈嘉庚将他的工厂生产的菠萝罐头命名为“Sultan”(阿拉伯语意为“国王”)。为了保证质量,他每天亲自走访加工厂,严把质量关。结果,他成功了,他的利润很快超过了他的同行。苏丹牌已成为东南亚罐头食品的知名品牌。

百万富翁

有一次,陈嘉庚听说有人做橡胶生意发了财,决定去经营橡胶业。?

当时橡胶树刚从巴西移植到马来亚,橡胶制品被殖民当局垄断。他花了2000元买了橡胶树种子,种在他的菠萝园里。然后他组织了一个橡胶制品厂。一位好心的朋友劝他说:

“橡胶行业投资大,收益慢。你有那么多好生意要做,何必冒这个险!”?

陈嘉庚说?

“20世纪是树胶(橡胶)的时代。日本有400多家橡胶厂。而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却没有一家像样的橡胶厂。新加坡的橡胶工人都是华侨。这里机器齐全,产品多样,可以培训员工。就像师范学校培养学生一样,我在这里办厂,可以为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和人才!”?

“你想那么远!”大家都称赞。?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陈嘉庚后来拥有了15000英亩的橡胶园,成为马来亚和新加波橡胶王国的四大先驱之一。他的橡胶制品厂也挺大,生产胶鞋,轮胎,日用品。他还在中国的主要城市、南洋和各国的商业港口设立了100多家经销商店。中牌胶鞋足迹遍布五大洲。?

同时,他还开办了菠萝罐头厂、大米厂、木材厂、饼干厂、冰糖厂等30多家工厂。他的资产总计1200万元,约200万两黄金。被认为是“百万富翁”。

投资办学

陈嘉庚有钱。钱用在哪里?他早就想着为祖国和家乡人民做好事。?

孙中山在筹划反清革命时,来到新加坡,陈嘉庚给予全力支持,多次花费巨资支持革命。他和海外华人一起为民主革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陈嘉庚的钱更多地花在了教育上。他早就觉得中国老百姓教育水平低是国家不能繁荣的重要原因,于是先在家乡集美办了一所学校。

“办教育的钱是拿不回来的!”有人提醒他。?

“但这是长久之计!”陈嘉庚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为我的祖国服务,从我的家乡开始,即使我失败了,我也不会后悔。一定要破釜沉舟,没有退路!”?

1913起,集美第一小学开学。此后,幼儿园、男子小学、女子小学、师范学校、中学以及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专业学校也相继成立。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医院、农林实验场都在集美出现了。过去一个贫穷落后的渔村,已经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文化圣地。陈嘉庚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各种学校。

1921年,陈嘉庚创办了著名的厦大。是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在全国也是高质量的。在厦大开学典礼上,陈嘉庚发表了演讲。

“办大学,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资源。我个人两者都没有,但是我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愿望。希望经过三五十年的奋斗,中国的教育普及起来!”?

在他的一生中,陈嘉庚花了很多钱在教育上。他为我国的教育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为一位受人尊敬的爱国华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陈嘉庚企业在新加坡的成功引起了殖民主义者的注意。当时新加坡还是英国殖民地,英国当局刻意排挤华侨的资本。看到陈嘉庚企业的繁荣,他们指示一些英国大商人和银行家找到陈嘉庚,说:

“你们生产的胶鞋以后都由我们包销,不得自行销售!”?

“这可不行!”陈嘉庚拒绝了。?

“哼!我在英国的权利不能被别人占有!”?

“如果我不签合同,你们不能这样!”?

但不久,公司董事会被迫背着陈嘉庚签署了这份合同。陈嘉庚看穿了英国人的目的,想要粉碎自己。他想:

“生不如死!我就算不关门也不能向别人低头!”?后来他的生意真的被挤压了,每年都在赔钱,也撑不下去了。所以有人劝他:

“你们办了这么多学校,每年要花多少钱?赶紧住手,还是缩小规模省钱吧!”?

陈嘉庚坚决拒绝,道?

“学校一旦关闭,就很难恢复了。那样的话,我错过了青年学生,没有说出来。这也是对社会的犯罪!”?

一个外国团体找到了他,想出了一个主意:

“你的企业快不行了,不如回到我们这里当子公司!”?

“你是合格的吧?”?

“是的。条件是停集美学校和厦大。”?

“不行!”陈嘉庚断然拒绝。“我宁愿关闭企业,也绝不关闭学校。就算因为办学生意失败,我也不后悔。”?

陈嘉庚不愧为爱国实业家。他知道向外国势力低头可以避免破产,可以发大财,但是变成了外国资本的附庸,没有独立性。所以他坚决不屈服于压力,而是在1934停止了自己的事业。他在《害怕失败是可耻的》一文中写道:

“自古英雄都会遇到挫折和危险,何况我?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我的失败而失去信心!”?

陈嘉庚宁愿“牺牲”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他的行为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大家都说:?

“陈先生的财富完全奉献给大公。陈嘉庚的名字代表友爱和牺牲。”

一个爱国而聪明的人

193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华,得寸进尺。陈嘉庚立即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作为南洋华侨领袖,他带头动员华侨捐款支持抗战。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更加关心祖国的命运。当时国民党内部汪精卫等人散布投降言论,主张与日本和谈。陈嘉庚非常生气,

他给汪精卫发了五个电报,指责他是秦桧那样的人物。不久,国民党参政会在渝召开,陈嘉庚提出一个建议,说:

“这次国会应该在敌人撤出我们国家之前,宣布公务员大谈和平就是汉奸卖国贼!”?

该提议立即得到了许多参议员的支持,并纷纷签名。主持会议的汪精卫只好红着脸读了提案。国会通过了陈嘉庚的提案,沉重打击了投降派。不久,汪精卫投敌,成为大汉奸,遭到全国一致谴责。?抗日战争期间,陈嘉庚“南方华侨总会”向中国捐赠了大量的金钱和实物。1940年3月底,“南方华侨总会”组织华侨回国考察代表团抵达重庆。不久,陈嘉庚也来到了重庆。蒋介石政府花了很多钱来欢迎他。一次宴会后,陈嘉庚不高兴地找到慰问团的一位秘书说?

“今天的聚会太奢侈了。现在是抗日战争,大家的生活都很辛苦。每一块钱都要用于抗日!”?

秘书告诉他:

“从月初开始,我们每天都这样吃。蒋介石把你当大财神,一心讨好你老人家。这次仅重庆就准备了8万元的专项招待费!”?

“啊?八万元?”陈嘉庚吃了一惊,“这不是吃战斗机吗?一架飞机只要10万元!重庆这么奢侈,底部也画的像个葫芦。怎么会呢?”?

“蒋介石哪会做亏本生意?抗战以来,我们南侨总会四年捐款不下五万。在海外华人中,征集购买的“救国公债”有几亿元。八万块钱不算什么!”

其实陈嘉庚比他的秘书更清楚:短短两年时间(1,938和1,939),华侨总会的捐款达到1.45亿元,占同期华侨捐款总额的70%。1939年国民政府军费开支为18亿元。这一年海外华侨的捐款和汇款达到11亿元,其中捐款1亿元。陈嘉庚知道,按照世界银行的惯例,有一种1元的外汇基金可以发行4元的纸币。这11亿元外汇可以发行44亿元纸币,除了返还1亿元给侨眷,还有34亿元可以作为国家军政开支。这是战时对国民政府的一大贡献。这就是南亚华侨的爱国主义。?

陈嘉庚站起来说?

“华侨捐款是爱国抗日的。他们怎么能把血汗钱花在吃喝上呢?我今晚就写紧急通知,明天在重庆报纸上发表!”?

第二天,重庆的每一家报纸都刊登了一则紧急通知,说陈嘉庚拒绝大摆宴席。当人们看到它时,他们都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爱国的智者。

眼见为实

在重庆,陈嘉庚会见了许多国民党高级官员,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国民党控制区的腐败让他很不开心。但他也听到有人说,生产方延安穷,没人性。?

“我想亲眼看看延安是什么样子!”陈嘉庚想道。?

蒋介石听说要去延安,就当面骂* * *生产党,说:

“去了不要上当受骗!”?

陈嘉庚心里有了主意。他对慰问团的代表们说。

“我们海外侨胞没有党派之分,不管是国民党还是* * *产党的领导人,他们说什么我们都要见一面听一听,真话假话我们都要听一听。以后谁要是不守信用,那我有话说。”?

今年5月底,陈嘉庚一行来到延安,受到热烈欢迎。?

他看到延安的生活远不如重庆,但毛泽东等领导人与群众同甘共苦,上下团结,对抗战充满信心,这完全不是蒋介石所提倡的。他更清楚。回到重庆后,他发表了讲话,热情地赞扬了延安的军队和人民,说:

“在延安,所有抗日的人都很自由,人们的生活和教育都很好。他们大规模开垦土地,一年开垦了一百多万亩。我没想到毛泽东的住所如此简单。我们还是要团结全国,加紧团结!" ?

国民党官员听到他替* * *产党说话,派人去劝他改变态度。他说:?

“我用良心和人格发表意见,不能做指鹿为马的事!”?

这次回国,通过比较,陈嘉庚完全改变了他以前对国家和两党的看法。后来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反对独裁和腐败,与蒋介石断绝往来。

海外中国国旗

1941年65438+2月,日军进攻新加坡。陈嘉庚再次组织华侨抗敌,但不久,英国人放弃新加波,日本人突袭华侨,特别是试图控制陈嘉庚。陈嘉庚决定去印尼避难。

“万一我被捕了,敌人一定会让我为他们美言几句,作为傀儡。我永远不会服从。那时候我只有死才能报效国家!”?

在朋友们的保护下,陈嘉庚终于脱离了危险。几年后,日本投降,他回到新加坡。消息传到中国后,重庆人民举行了“陈嘉庚平安庆祝大会”,庆祝侨领平安脱险。毛泽东送来的横幅上写着:“华侨旗,民族荣耀。”?

抗战胜利后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内战。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用军舰和飞机把装备了美国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运送到前线,并派出9万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鼓励”蒋介石。陈嘉庚反对美国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并于9月给美国总统、国会和美国驻华大使发了几封电报,1946,要求他们立即撤走驻扎在中国的美军。停止对国民党政府的一切援助。?

电报一发表,就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南洋数十万华侨掀起反对美军留在中国的签名运动。国民党政府又恼又恨,大骂陈嘉庚是* * *产党的“尾巴”。一个美国记者不明白为什么像陈嘉庚这样的大资本家会支持* * *生产党。他问陈嘉庚:?

“请问,你相信* * *产品主义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是大资本家,你跟着* * *产党。你不怕* * *生产吗?陈嘉庚听出了记者的画外音,幽默地回答道?

“我已经开始把我的财产捐给教育了,这样人们就可以* * *我的财产了。”?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记者问。?

“我在1919的一篇文章里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拥有4000万人口的中华民族,绝不能甘于任人欺凌。中国必须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我们必须实现这个目标,即如果我们今天失败了,我们明天就会实现它。即使我们这辈子失败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实现这个目标。为了救国办教育,我爱国不怕* * *!”?

陈嘉庚坚决站在人民一边,利用他在海外华人中的影响,多次发表声明和谈话,指出蒋介石会失败,人民解放战争会胜利。他在海外开辟了新战线,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后代的幸福

1949新中国成立前夕,年近八旬的陈嘉庚作为华侨代表应邀回国参与筹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中国侨联主席。65438年至0950年,他回到家乡集美定居,对新中国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厦门是个岛,离大陆两千多米,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困难。解放后不久,陈嘉庚向厦门市市长提了一个建议:

“应该在厦门岛和集美之间修建一条石质海堤。这样就改变了厦门孤岛的局面,有利于发展经济,巩固国防。”?

“这个建议太好了,我们一定会尽快研究决定。”?

不久,中央委员会同意了陈嘉庚的建议。有关方面也设计了方案。陈嘉庚认真听取了汇报,看了图纸,提出了不同意见。?

“第一,设计的堤防太窄,只有21米,应该是25米。第二,在厦门这边,公路和铁路要互通,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然而,由于当时苏联专家的反对,陈嘉庚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而是把堤改成了19米。1955年,海堤建成,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杰出工程。一方面,陈嘉庚很高兴,另一方面,他对海堤狭窄的表面感到不满。?

“你没有远见!”他批评道。?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条海堤在改变厦门的经济和交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后来逐渐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人们才意识到陈嘉庚当初的见解是多么正确。?

陈嘉庚还提议修建闽西南铁路。后来,修建了著名的鹰潭至厦门铁路。陈嘉庚非常高兴。他为改变福建封闭落后的面貌做出了巨大贡献。

钱花在哪里了?

陈嘉庚回集美定居后,集美学校得到恢复和扩建。后来,集美出现了风景优美、设备先进的学习村,厦门大学成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

集美学村和厦大凝聚了陈嘉庚一生的心血。从壮年到老年,他为教育努力了几十年。1961,临死前叫他把在国内的积蓄全部给国家。其中,主要用于建设华侨博物馆和集美学校。在他的一生中,他在教育上花费了超过1亿美元。?

如果有人认为陈嘉庚有那么多钱,一定是挥金如土,财产丰厚,吃喝不愁,那就错了。陈嘉庚从不在自己身上花很多钱,也不允许家人乱花钱。他常说的是:?

“该用的钱不要吝啬。不要浪费你不该用的钱!”?

有一次,儿子向公司借了50新加坡元(相当于30多人民币)没有及时还,就对儿子大吼大叫。

“你爸的钱不能给你挪用!你借了公司的钱,为什么不还?”?

“哦,不是五十元吗?”儿子嘀咕道:“你不是一直说钱就像肥料,花了才有用吗?”?

“那是一所学校。但是我自己从来不浪费钱。除去衣食住行的开销,一个月零花钱不到两元。为什么这么节俭?就是因为我花的钱少了,所以我给家里和国家存的钱多了,积少成多,都用来办学校了。活着的时候,不要只为个人生活打算,要为国家和民族奋斗!”?

他见儿子想通了,就说:?

“回去马上把这五十块钱还给公司。以后再也不要向公司借钱了。记住,我不会给我的孩子留下任何财富。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为儿孙做牛马。你的幸福要靠你的双手自己去创造。”?

事实上,陈嘉庚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在他的房间里,只有一张旧床、一张旧写字台和一对旧沙发。它们的形状都不一样,而且非常古老。牙刷杯掉了瓷,行李箱皮裂了,皮带断了...?

解放后,有一次,陈毅来陈嘉庚,厨师特意买了一斤水果糖招待他。陈嘉庚批评道:?

“为什么买这么多?首席最多能尝一两块糖,买两毛钱就够了。”?

对比陈嘉庚对国家的支持和他在办学上的慷慨与他在生活上的节俭,不难看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