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操作中的四个原则
穆益铭日期:2005年5月6日5438+08来源:尹柯媒体。
尹柯的报告决策。com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企业经营者竞争战略和能力的体现。如果决策成功,企业就能发展;重大决策成功,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旦决策失误,企业将遭受经济损失,并有被摧毁的危险。所以决策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总的来说,决策要坚持以下六个原则。
科学原理
科学原则要求决策事项在客观上和技术上是可能的;有利于经济和发展;在实施和建设上是可行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全面的分析和全方位的科学论证。
有一个集体企业,从1995贷款几百万元调整产品结构,从印刷零星活件改为印刷大批量书刊。企业生产硬件得到改善,规模变大。但由于书刊短缺、资金匮乏、技术落后,难以与有实力的大企业竞争,陷入困境。这家企业决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只凭决心和信心做决策,对竞争激烈的图书印刷市场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
在同一地区,陕西印刷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兼并了一家小企业。他们用合并后企业的场地作为投资,与省内几家大型卷烟厂和一家投资公司组建了股份公司。公司主导产品为烟标,活件由股东卷烟厂提供,资金由参股企业筹集。技术和管理资源依赖于本企业的优势。陕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因为有产供销的保障,结合省内6家法人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运作10年,运作规范,管理科学,生活资源充足,技术先进,效益可观。陕西印刷厂这一重大决策的成功,在于决策前进行了一系列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和详细的可行性论证,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实施中尽可能地把“可能”变成“现实”。
推进原则
没有超前原则,就不叫决策。事前就是对形势和事情的发展有一个相对客观的估计,先做决定,这样才能赢得发展的商机。
1998年,上海印刷三厂瞄准了邮电系统对磁卡的巨大需求,率先占领了ic卡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0年,该厂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全国电信卡卡吉60%的市场份额。上海印刷三厂产品转型的成功,得益于其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眼光。
陕西安康天宝实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安康印刷厂,由于印刷活件长期短缺,发展不大。1998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安康天保实业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因地制宜建立了多个经济实体,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他们根据秦巴山区野生葛根素资源丰富的优势和社会对葛根素注射液需求日益增加的市场前景,于1998投资了葛根素中间体项目。三年后,这个项目的销售额和利润已经占到全公司的40%。2001年,安康天宝实业瞄准当地汉水流域的资源优势,新上马年产皂素210吨、双烯60吨的生化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形成年销售额6000万元、利税1100万元的规模生产能力。当地一些企业看到安康天保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广阔前景,纷纷效仿,但为时已晚,慢了半步。
谨慎原则
书刊印刷企业在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把印刷作为主业来抓。如果贸然涉足一个陌生的领域,可能会因为不熟悉新领域的运作规则而半途而废,这样投入的资金就浪费了。对于大型书刊印刷企业来说,如果弱化印刷甚至放弃印刷,就相当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中型书刊印刷企业,任务依然饱满,质量相对稳定,利润逐年增加,企业稳步发展,在地方企业中一枝独秀。在拓展印刷领域,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要办药厂,值得商榷。印刷行业和医药行业在人才和技术上差别很大,企业原有资源无法利用;医药行业的生产安全和环保条件非常严格,申请营业执照和特种行业许可证有一系列规定。濒临破产的县办小药厂如果被兼并,其技术和药品质量难以与有实力的先进企业相比,难以创名牌。现在评论这个决策项目的成功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在做出进入一个新领域的决策时要找到正确的起点。没有主攻方向,给人的印象只能是金玉在外,败军在其中。
对于企业合并、规模扩张等重大决策也要谨慎。巨人、江户、太阳神、亚洲等著名企业集团。最后遭遇惨败因为摊子越做越大,扩张与资本和管理产生尖锐矛盾,没有任何回应。因此,新的投资冲击了水漂,也损害了原有企业的规模效益。有一个图书印刷企业,生产任务不足,人员冗余,设备闲置,却花了几百万元兼并了一个小企业,又花了几百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他们的初衷是在城市中打开一扇窗,吸引大量的客源和生活源,实现优势互补,共赢。但由于资金缺乏,设备更新缓慢,生活来源极度匮乏,管理和技术不适应,最终经营困难。
决策必须谨慎,尤其是在不熟悉的领域、企业扩张、重大投资和有风险的决策。一旦出错,将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
透明原则
透明原则是指员工应该了解和参与决策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决策的正确性。这对于决策的成功非常重要。
国营523厂是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的战略印刷厂。工厂远离城镇,距离省会Xi安150km,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生产成本高,经营条件差。但该厂历届领导班子一直依靠职工,定期召开党、政、工、青联席会议,讨论需要决策的事项,听取意见;涉及重大问题决策时,由专门机构调查研究后提出初步方案,提交工厂管理委员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策。这些措施激发了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热情。一旦决策通过,他们就会自觉执行,产生了应有的效果,促进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合法性原则
我国市场经济实行时间不长,许多配套法规不健全,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尚未形成,市场经济的滞后性、盲目性、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导致拜金主义、唯利是图、假冒伪劣等社会毒瘤滋生蔓延。书刊印刷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和影响。个别企业的领导被眼前的困难所困扰,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忘记了法律法规的约束,一有机会就盗版、非法印刷各种出版物,谋取私利。
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陕西汉中印刷厂原是国家级书刊印刷定点企业。曾被称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企业。生产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但仍呈上升趋势。1999年,企业领导层再次调整,新官上任三把火,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出辉煌的目标。在大力发展业务的时候,遵纪守法这根弦在我脑子里放松了。2000年初,我与不法书商勾结,大胆盗版《辞海》一书,印数5000套,6500册。事发后,企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无形资产损失,短期内难以恢复。
相反,陕西一个守法拒绝盗版的典型案例,一度在当地引起轰动。1991年10月,一个客户自称是山西汾酒厂的业务员,来523厂签订印刷汾酒商标的合同,并表示先付一半的钱。虽然523厂当时没有工作可做,但还是调查了这一可疑业务,并协助汾酒厂破获了制作假酒标的案件。山西汾酒厂被523厂的诚信守法经营所感动,主动将其酒标转让给523厂印刷。523厂的这一举措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和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增加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业务拓展不仅限于汾酒这个品牌。
警告原则
任何企业或经营者都不能保证所做决策的成功。问题是决策在执行过程中明显偏离市场和客观实际时,能否及时调整和纠正;当决策以彻底失败告终时,我们能否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从而达到痛定思痛的目的?
上世纪80年代末,陕西一家大型国有图书印刷企业与西北机械厂合作开发了图书装订联动线。由于技术、工艺、制造等方面的困难,研制工作进展非常艰难,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开发一个原型花了八年时间。但由于技术性能差,设备本身缺陷多,一直没有正常生产,员工意见很大。但双方企业领导心浮气躁,喜出望外,于是采取特殊措施,使样机通过鉴定,申报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批量生产后,该产品已销往Xi、兰州等地的印刷企业。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些卖出去的平捆联动线全部卖成了废铁,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决策失误无动于衷,523厂后来购买了河南某印刷机厂制造的第一批无线装订联动机,技术性能很差。由于设备性能存在缺陷,该厂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改造,最终因无明显改进而被淘汰,重新卖废铁。
个别图书印刷企业无视法律法规的约束,一有机会就盗版、非法印刷各类出版物,谋取私利。
陕西某大型国有印刷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了许多三产项目,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对于一些失败的项目,比如开办农场,做房地产,企业没有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没有采取纠正措施,挽回一些经济损失。更换一个领导,回避另一个领导,使得这些失败项目的摊子还在,企业的财产继续遭受经济损失。
企业员工因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发生质量、设备、安全事故时,一般应按工厂规章制度处理,以警示全厂员工;同时,要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如果厂长、经理对自己的决策失误也这样做,就会避免重复的、更大的失误,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