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是怎么诞生的?
1996年夏天,来自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Weisig、Wadi和Goldfinger聚在一起,发明了一个他们可以及时在线交流的个人“玩具”,并成立了一个名为Mirabilis的小公司,为所有注册用户提供ICQ服务。后来,AOL以2.87亿美元收购了ICQ。当初,三个年轻人谁也不知道一个玩具软件能创造如此巨大的市场和财富。1999年,国内涌现出一大批模仿ICQ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比如最早的PICQ、OICQ、OMMO、新浪传呼机等等。腾讯QQ的前身OICQ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1998 165438+10月11、大学刚毕业的马和大学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其实在1997年,马就接触到了当时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ICQ,并成为了它的用户。他亲身感受到了ICQ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使用起来相当困难,这使得ICQ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一直没有特别普及。马和他的朋友们突然看到了中国即时聊天软件的希望之光。1999年2月,腾讯在互联网上推出了OICQ的首个测试版。但当时QQ在同时蜂拥而至的众多即时聊天软件中非常不起眼,功能非常单一。然而,短短一年时间,腾讯的OICQ奇迹般地占据了中国在线即时通讯市场90%的份额,并基本锁定了同类中文即时通讯软件的胜利。成为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神话。后来很多人一直在质疑,为什么功能不是特别好的QQ最终成功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其实QQ的成功不在于功能强大,而在于界面设计合理,用户操作简单。与QQ同时代的其他在线即时通讯软件相比,比如新浪传呼机、OMMO,它们的功能一开始并不弱于QQ,尤其是OMMO,一出来就推出了比QQ强大得多的功能,比如邮箱、网络硬盘等。但是过多的功能让用户觉得操作非常繁琐,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腾讯和他的OICQ享受成功的同时,麻烦也来了。AOL(收购了ICQ的AOL)给腾讯发了律师函。ICQ是AOL的注册商标,因此任何在其名称中使用ICQ一词的类似软件都有侵犯AOL商标权的风险。要求腾讯更改OICQ名称,否则打官司。所以在OICQ2000 Build 0325中,OICQ提前做了另一个自我保护的改动。0325版本从安装文件一开始就自称为“QQ2000”,以避免与ICQ发生法律冲突。这个QQ原本是网友对OICQ的昵称,却在一夜之间成为了OICQ的官方新名字。我们不难在各种场合看到一张时尚海报的图片。一只胖乎乎的企鹅骄傲地说:“别叫我,QQ我!”" .这只企鹅成为了国内互联网纪录保持者,也是国际互联网界的奇迹。腾讯官方最新数据显示,腾讯QQ已发布超过4亿用户号。在互联网的寒冬里,腾讯这只企鹅越来越胖。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