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东莞的常平镇。
交通枢纽
“铁龙第三路枢纽交汇长平”是长平铁路交通优势的生动描述。昌平是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的交汇点。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大型客运站(东莞站和东莞东站)和一个国家一类铁路口岸的镇。两个火车站每天停靠列车140余列,年接待旅客15万余人次,进出港人数60余万人。随着长湖高速、东高速的建成通车,以及关晖高速、关聪高速、环万高速的规划建设,以及常平与铁路的交汇,常平的辐射范围和集聚能力不断扩大,其作为珠三角多条铁路、高速公路交汇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建设一个强大的城镇
长平镇工业基础雄厚。近4700家工业企业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主要包括生物制药、金属模具、电子、毛纺织、玩具、塑料制品等。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6家,总产值250亿元,增长18.09%。昌平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电子信息产业是支柱产业。全镇电子信息企业及其配套企业500余家,产品销售收入和出口总值占全镇70%以上。生物技术产业是战略性产业。龙头企业高宝集团在昌平投资3.5亿元。2004年在东莞建设了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环境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06年,引进康联生物科技集团等企业,实施了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一批项目。目前,康联已成功研发4个国家一类新药和2个国家二类新药,其中3个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子公司李泰公司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研发”和“重组长效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融合蛋白注射液研发”两个项目成功中标“2007年度粤港重点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初步显示了该镇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的研发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羊毛针织、玩具、照明等行业是传统优势行业。这些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其中毛针织企业(含个体户)超过1000家,为解决大众创业、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常平镇的玩具、灯饰等产业与高科技、资本市场结合日益紧密,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逐渐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常平镇加大扶持“两自”企业发展力度。目前,全镇共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7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62家。省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
商业中心
常平镇一直是东莞东部的商贸物流中心。近年来,常平镇市委、镇政府顺势而为,发挥交通枢纽对商贸的支撑作用,大力改造镇中心核心商圈,不断改善购物环境,促进商贸蓬勃发展。全镇5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24个,总面积31,000平方米,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12,10以上1,000平方米。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5亿元,增长22.05%。2007年3月,昌平居委会作为镇核心商圈所在地,被授予“东关社区商业示范社区”。方圆核心商务区聚集了一大批知名商贸企业和星级酒店,面积约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名牌街、数码电子街、水果街、茶叶街、商业步行街、美食街等多个特色街区。昌平的酒店业很繁荣。全镇共有酒店140家,星级酒店24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5家。常平,著名的餐馆和厨师,是广东省旅游局向省内旅游单位推荐的“餐馆之乡”。
物流名镇
昌平是“中国最佳物流之乡”。目前,全镇共有专业物流企业107家,其中大型物流企业27家,拥有铁路货场60多万平方米,各类专业市场。其中,大京九农副产品中心市场是农业部批准的定点市场,年交易量近300万吨,总交易额40多亿元,辐射周边近12万人。大京九物流基地是东莞重点大型物流基地之一,总规划面积4500多亩。目前,大京九塑料城、东升货场、长安快运、黄埔海关快运中心等多个大型项目已落户园区。其中,大京九塑料城2007年总营业额近40万吨,营业额达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