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1173条的内容
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如果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对损害的扩大有故意,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则属于减轻侵权人责任的问题。比如,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故意与机动车碰撞,机动车驾驶人醉酒且严重超速的,不能免除机动车驾驶人的责任,只能免除责任。受害人故意碰瓷,因为碰瓷本身不是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故意碰瓷行为导致自残,应该是一种危险行为,有自己的责任。非法碰瓷不产生法律上的损害救济。在碰瓷事件中,侵权人只应受到轻微违反道路规则的行政处罚,而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标侵权的处理方式:
1.向侵权人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控告或者举报。
2.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不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向人民法院起诉。
接受的原则是不同的。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保护消费者利益、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出发,即使没有人控告、举报,也要“主动查处”商标侵权行为。人民法院实行“不诉不理”的原则。商标侵权案件,除非被侵权人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举报假冒伪劣的途径:
1,品牌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品牌在掌握证据后,可以找到所在区县工商局或就近的工商局举报侵权人,请求工商部门查处。确认对方卖假货后,工商局会严惩。
2.品牌可以通过网站投诉。比如电商平台,以淘宝为例,是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还有12315网络平台,相当于工商举报的线上形式,也能起到维权的作用。
3.品牌可以委托他人进行投诉。由于自身维权存在很多盲区,品牌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第三方平台维权。专业的第三方平台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打假维权,帮助品牌节省各种成本。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第1174条,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该条规定的行为人免责,是指损害完全是由受害人的故意造成的,即受害人的故意行为是损害发生的唯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