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馆的品牌发展
拥有378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终于难耐区域寂寞,欲将连锁扩张全国了。2006年9月下旬,在全国品牌万里行莅临吉林市时,吉林福源馆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其五年经济发展规划,主要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三步走。据该负责人透露:“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规划开辟‘福源馆’全国食品、快餐连锁经营店500家(其中,直属店150家,加盟店350家)。”而把福源馆发展成以现代管理和高新科技、企业品牌和文化内涵、生产基地及连锁经营为优势的现代化食品工业集团,正是其五年规划的中期目标。 据了解,福源馆始建于公元1628年,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福源馆以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独特的工艺和技术、完整的社会美誉度和知晓度、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使近四百年的老字号誉延至今。1993年,福源馆被国家内贸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食品企业。但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福源馆受经营体制及市场经济等影响,经营不善,技术设备落后,资不抵债,陷入困境。1999年,老字号福源馆进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成立了“吉林市福源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福源馆才又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福源馆在生产经营规模、品牌知晓程度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有八大类系列产品近千个花色品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国十佳饼店等百项殊荣。而以现代管理和高新科技、企业品牌和文化内涵、生产基地及连锁经营的优势,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集团,一直都是福源馆人心中的梦想。
走连锁扩张之路,是福源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发展规划目标之一,是寻求规模效益,构筑21世纪大商业、大贸易的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该负责人表示,集团将通过采购、生产、配送、销售、经营等职能上的专业化,店名、店貌、商品、服务方向的标准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中网络化,从而取得良好的规模效益目标。
通过统一店面、统一标记、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广告促销、统一核算、统一人事管理、统一服务规范,实现科学规范管理;通过销售时点管理系统、条形码管理系统、库存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动记账系统、网络信息系统,实现所有分店的即时动态管理;通过建立集团物流中心,使其从单一的物业、批发、仓储的经营管理模式,向全方位、多功能,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物流中心转变。通过以上规划并付诸实施,使福源馆全国食品、快餐连锁经营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整体性的规模经济。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使吉林地区福源馆生产加工基地特别是速冻食品能够与全国食品快餐进行连锁经营,集团规划在长春地区建设万吨速冻食品储运基地。届时,充分利用吉林地区生产基地速冻食品生产加工能力及省内农业资源优势和长白山野生资源的优势,重点发展汤圆、元宵、水饺、甜玉米、山野菜、水产品等食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形成规模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再就业,使之成为福源馆特色食品、农副产品的储运、经销集散地,并为集团物流中心的经营奠定基础。
谈到未来,该负责人满怀信心。他说,2006-2010年,是吉林福源馆食品集团实现跨跃式发展的五年。到2010年,总体规划完成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3.5亿元。届时,吉林福源馆食品集团将发展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综合性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进入中国食品行业十强企业。
尽管如此,当记者问到食品企业跨半径扩张的口味调和问题时,该负责人也有一些担心。
应该说,作为老字号的福源馆,在吉林沉淀了近400年的历史,也积攒了近400年的美誉,这是它扩张全国的一张“王牌”。但同时,对于一个很是讲究口味、风味的食品企业而言的福源馆,在吉林发展了近400年,也形成了适合当地人传统的口味。其主要产品中有汤圆、元宵、水饺、甜玉米、山野菜、月饼、中点等传统系列产品,有现代化生产工艺的玉米主食肠产品,有高新科技的北灵神茹口服液营养保健产品,这些都是地方特色和口味颇浓的食品。
而如今要连锁全国,南北融合,其口味会变吗?如果不变,怎么适应、发展?如果变,那又将怎么延续?
据了解,一直雄踞北京食品老字号老大的稻香村之所以这么多年来仅仅在北方叫响,而在南方扩张缓慢,主要的原因之一也在口味难调上。
福源馆该负责人说,此番福源馆连锁扩张的的第一站很有可能是广州,这对于福源馆而言是个大的挑战。但他同时表示,他们会在坚持传统工艺和风味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饮食习惯,作出相应的调整。 中华老字号在创建文化名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字号因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为其所在城市带来了整体的积极效应,并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
吉林福源馆位居吉林最繁华的商业区,不仅具有378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福源馆集团在规划中长期目标的同时,也不忘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奠基。据了解,近年,福源馆准备拆除吉林福源馆现址建筑,重新建设一座国内最具特色、最具规模的“福源馆食品城”及“明清仿古一条街”。
目前,集团公司已委托北京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行项目的前期规划和初步设计。在“福源馆”食品城建设的主题定位、风格定位、功能定位、经营定位、品牌定位、产品定位、服务定位、传播及营销定位、企业文化建设定位、国内惟一民族食品博物馆定位等方面已形成研讨方案。届时,“福源馆”在原店基础上将扩建成一个集饮食、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格调的主题性庭园,成为吉林市的一个标志性的景点、标志性的休闲场所、标志性的特色饮食场所,与城市的旅游文化经营接轨。
同时,在建设“福源馆食品城”及东侧“明清仿古幸福一条街”的规划设计及施工中,结合拍摄历史体裁的“福源馆”电视连续剧,使之成为影视基地,成为休闲、旅游、观光的标志性景点,为“福源馆”开辟全国食品快餐经营连锁工程吹响进军号,为实现福源馆规模效益,构筑21世纪大商业、大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