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斯核心区现代农业峰会”在福建宁化举行
本次峰会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指南》杂志社、中国西部研究开发促进会一带一路发展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福建贸易促进中心、福建省宁化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总经济师、创新型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胡主持峰会。
全国政协文史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李家祥,宁化CPPCC董事长李平生,三明市和龙贡米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文坚在会上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富碳农业等离子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商管理干部学院的专家学者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离子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等角度,为海斯核心区现代农业(宁化)先行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高端对话中,前中联部副部长马文普表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有两样东西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一个是基础粮,一个是核心技术。保护耕地是重中之重。探索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农业现代化,对于区域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科技部原纪检书记吴忠泽表示,以基因组学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智慧能源和智能装备、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基础食品的安全性,引发了绿色食品的消费趋势和合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五个方面都有可能对农业产业结构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未来,我们应该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产、安全、环保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村农业部原党组成员毕美家表示,以家庭农场合作社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确保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积极响应“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生产出市场认可的产品,提升中国农业的品牌价值。海斯核心区有望成为引领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风向标。
原国务院大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表示,现代农业发展中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有机融合,有助于现代经济体系发展,深化农业体制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综合发展模式,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文明。
福建省发改委原常务副主任陈昱寰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最重要的切入点是选择优秀的农业龙头企业,依托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建立标准化的农业经营体系。有了规范的制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依托现代农业企业,提出创新发展思路,逐步建立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
会上,中国西部促进会一带一路发展委员会、福建省贸易促进中心、宁化县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三明和龙贡米米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基地”协议。中信现代农业科技公司、首农股份代表在会上宣布,将进一步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在资本运作、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加强与老区宁化、品牌企业和龙贡米的合作。
当天举行的《全球中文读本》首发仪式,是胡·博士撰写的第一部向世界全面介绍发展与成就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