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接受举报。
-无照经营。2013年受理无证经营举报2455件,比2012年下降2.5%。按行业分类,娱乐场所(含黑网吧)817家,比2012年下降7.1%;生产维修138件,较2012件增长38%;食品销售类131,比2012下降11.5%;美容院129家,比2012家增长27.7%;餐饮住宿类91,比2012下降10.8%;服装鞋帽27种,比2012下降18.2%。从举报地址来看,城郊结合部新建的保障性小区和集中的村改镇安置小区成为新的无证区域。此外,虚假注册、异地经营、超范围经营的举报还比较多。
-虚假广告。2013年受理虚假广告1200起,较2012年增长55%。其中,误导性广告710条,虚假商品信息广告399条,禁止性广告43条,虚假服务信息广告24条,虚假现场演示1条。主要问题是药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医疗器械等。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进行虚假宣传。利用互联网进行虚假宣传、店铺彩页虚假宣传、商品包装虚假宣传的举报呈上升趋势。
-质量不匹配。2013年受理商品质量报告980件,比2012年下降13.9%。其中,质量不合格举报269起,掺杂掺假举报253起,过期商品举报121起,无产品举报80起,变质商品举报78起,伪劣商品举报67起,异物举报31起,原料标识与实际不符举报17起。从举报来源来看,购买过程中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消费者仍占较大比例。此外,一些业内人士和职业打假人的举报数量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假冒商标。2013年,* * *受理商标举报802件,较2012年增长18.3%。其中烟酒饮料331,食品90,服装鞋帽82,家居用品(含箱包)66,通讯产品35,车辆31,装饰建材26。食品、饮料、烟酒仍是此类报道的重点。此外,名牌服装、运动鞋、包包、手表的举报数量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销售渠道来看,电商平台逐渐成为假货新的分销渠道的趋势日益明显。
-合同、金字塔计划和测量。2013年,* * *受理合同诈骗举报226件,比2012年增加11.3%。从举报行业来看,钢铁、化工、机电仍是举报重点;从行为上看,虚构合同主体资格或者盗用、冒用他人名义订立合同;虚构合同标的或者虚构货源、销售渠道,引诱订立和履行合同;发布或者使用虚假信息诱导订立合同;没有履行能力,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诱骗对方订立并履行合同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2013年,* *受理非法传销案件171起,较2012年增长18.8%。从传销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举办会议、讲座、讲座,让参与者在认购商品、成为会员后,继续拉人下线。从场所来看,与会者的住所更加分散和隐蔽,会议地点也从以前的住宅小区逐渐发展为移动会议模式,包括公共空地、废弃厂房、空置建筑等。从集合时间来看,讲座时间更加不规律,有的在上午,有的在晚上甚至深夜。2013年,* * *受理计量报告95份,较2012年增长58.3%。其中,水产品、水果、蔬菜、粮食是被举报的重点行业。从违法类型来看,水产品以捆绑为主,水果包装和商品一起称重;预包装食品(含粮食)实际重量与外观标签不符;卖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的市场摊位故意减少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