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起诉主体经常从事职业打假怎么办?
在现实生活中,假冒知识产权产品经常出现,这是对知识产权人权利的侵犯。那么,在知识产权侵权的情况下,被侵权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呢?本文整理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如何假冒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和假冒伪劣方面的困难
如前所述,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假仍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难以确定被告主体
在很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侵权人试图通过各种渠道隐藏在幕后,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很多情况下,权利人只能看到市场上的侵权产品,而无法知道这些产品来自哪里。即使有公司名称,调查也会发现公司的注册地址和电话都是假的,条形码也是从其他公司抄袭来的,这让权利人很纠结,觉得自己愤怒的拳头找不到着力点。
2.取证困难
取证难是知识产权案件的同一个特点。进入流通市场的侵权产品很多都是分散的,单一的销售行为是无法有效制止的,生产行为取证也非常困难。一些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呈现出网络化、组织化、国际化、专业化的特点。比如一部大片上映,有专人负责母片的收购、制作、批发、物流、区域发行,然后由区域发行到当地零售。文化执法部门往往只能找到终端销售,却无法追溯源头。因为打假行业在一次次打击中不断完善,组织严密,甚至越界,给打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很难得到赔偿
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十赔往往是不够的。根据法律规定,对原告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侵权所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和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确定给予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赔偿。
赔偿(专利一百万元)。真实案例中,很少有侵权人做账。即使有,也可能有两本账本,原告很难取得。即使法院取证,被告也可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因此,权利人的赔偿请求通常只能通过法定赔偿来实现,但法定赔偿金额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弥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因此,获得赔偿的困难极大地打击了权利人的积极性,反而因为违法成本低,助长了侵权盗版的蔓延。
(二)正确看待知识产权保护和假冒伪劣
由于打假维权困难,很多企业望而却步,有的企业认为放水养鱼更好,有的企业认为打假对提升产品知名度大有裨益。打还是不打?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幻想放水养鱼或者提高企业知名度。如果听之任之,假冒产品将充斥市场,并导致企业的品牌和声誉的贬损。其实企业需要考虑的不是打不打,而是什么时候打,是打薪酬还是打市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商品类型,应该有不同的战略选择。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侵权的严重程度以及后果和目标,选择以下五种方式进行维权处理:
1,发警告信
如果侵权行为和后果不严重,涉嫌侵权企业不太大,权利人可以以警告函的形式提醒对方,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
2.以补偿为目标。
如果被指控的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权利人打算以获得赔偿为目的起诉侵权人,在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应当积极、充分地准备好侵权的证据和自己遭受损失或者对方获得利益的证据,为日后的法院诉讼做好准备,占据有利地位。
3.通过诉讼促进和平谈判。
有时候,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不是为了得到法院的判决,而是为了与侵权嫌疑人进行和谈,弥补其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权利人在双方谈判之前就应该知道自己的底线,同时也要尽力调查对方的底线,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通过诉讼清理市场。
很多时候,权利人很难从诉讼中得到全额赔偿。
但如果不提起诉讼,侵权行为就会蔓延,权利人的市场份额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权利人不得不提起诉讼,以夺回正版产品的市场份额。比如,一个奢侈品牌可以容忍做工很差的假货在集贸市场以白菜价出售,但绝不会接受高质量的仿品在酒店和商场出售,因为前者的消费群体并不是权利人的目标群体,而后者很可能会分流权利人的目标客户。因此,即使权利人不能从案件中获得全额赔偿,也会采取法律手段甚至刑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
5.通过诉讼促进合作。
有时候,权利人要求涉嫌侵权人停止侵权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不是真正要求其停止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权,而是以此为平台,促使对方与权利人进行协商或调解,进而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二、知识产权诉讼前的选择
(一)目标对象的选择
法律诉讼也应该讲求效率,最终目的是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但在上述维权打假难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诉讼主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权利人在选择维权的诉讼对象时,应当以那些具有赔偿能力、影响力和直接竞争力的侵权人作为第一目标。这类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权利人在进行知识产权维权时可以获得较为充足的赔偿。同时,如果侵权人的业务是与权利人竞争的同行业,也可以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以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在这些企业中,外企和上市公司最为重要。外企普遍比较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被诉侵权的情况下会尽快解决纠纷,法院的判决也能得到很好的执行;但上市公司的所有信息都要求披露,对企业的诉讼比较敏感,可能会影响股价。所以这类纠纷一般都尽量避免,权利人维权也比较容易。
(2)管辖权的选择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提起地可以选择被告住所地或者侵权行为发生地。其中,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这种法律规定为权利人在诉讼中选择管辖权提供了空间。权利人之所以选择管辖,是因为很多地方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许多涉嫌侵权的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他们败诉,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再加上其他原因,如果权利人选择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判决结果难以执行。第二,各地法院处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水平不同。知识产权保护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产物。一般来说,经济水平发达的地方法院处理知识产权案件经验丰富,办案水平较高。第三,不同的法官对法律的理解不同,观点会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在选择管辖地时,要考虑主审法官此前对某一法律问题的看法,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管辖地。
(三)机构的选择
相对于其他民商事案件,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更具有专业性,必须委托专业机构解决此类纠纷。目前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的服务市场主要是律所和调查公司,两者各有侧重。调查公司前期倾向于调查跟踪侵权文章,后期维权是律师的强项。权利人在选择律师时,应选择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或律师团队,同时考虑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如前所述,部分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具有网络化、组织化、国际化、专业化的特点,权利人在选择律师事务所时应选择全国性的律师事务所。同时,需要服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协调提供统一、专业的服务,利用当地资源,让权利人一次委托,多处受益。
(四)诉讼时机的选择
权利人的诉讼不仅是为了维权,也是商业宣传的绝佳机会。比如侵权企业开始上市,可以给侵权人更大的压力,促使案件尽快解决,获得更好的赔偿金额。
第三,诉讼准备
(1)证据的准备
在启动司法程序之前,证据的准备非常重要。准备证据时,权利人可以自行收集证据,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收集证据。权利人自行取证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由于取证过程不规范,在法庭质证中的接受度较低。另外,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取证难度大。建议权利人委托专业人士代为取证。权利人在取证时应尽量使用公证,因为在没有足以推翻公证证据效力的相反证据时,公证取得的证据将直接成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此外,在提起诉讼前,如果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证据保全,或者在发现侵权行为时向相应的行政机关举报,由行政机关进行调查并留存证据。
(二)赔偿金额的确定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主要以填补损害原则为主。因此,权利人应当主动准备其所受损害数额的证据,或者主动调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在确定数额时,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这样法院就能很好的支持权利人的诉求。在前者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法院会根据侵权的类型、性质、范围、情节等因素,给予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专利为100万元)的法定赔偿。即使是法定赔偿,也要尽可能证明权利人的侵权情节、侵权效果和侵权后果。如果有证据证明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大于法定赔偿,法院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作出裁量。所以,即使是同类型的案件,不同的举证,判给的赔偿金额也可能完全不同。
以上是为你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看完以上内容,你一定对如何进行知识产权打假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以上也介绍了如何进行知识产权诉讼,诉讼前的选择以及诉讼中需要做哪些准备。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