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对外开放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试想,入世后10年。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入世带来的新观念、新规则和新思维方式正在逐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加入世贸组织一年多来,中国政府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协议,认真履行承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努力为包括韩国在内的各国企业以更加真诚的态度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新的更大的机会。这些努力包括:

第一,严格履行开放市场的承诺,为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创造有利条件。根据WTO规则的要求和我国政府的对外承诺,自2002年6月65438+10月0日起,我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12%,涉及5300多个税目,降税幅度超过70%。部分信息技术产品的税率已降至零。减少了非关税措施,取消了一批产品的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管理。今年,政府继续降低关税水平。

第二,清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进一步改善法制环境。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 * *清理了约2300件法律文件,其中废止830件,修改325件,基本完成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的清理和修订工作。中国全国人大修改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海关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八部法律,履行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做出的修改法律的承诺。根据国民待遇原则,中国修改了《涉外企业法》中与国民待遇原则不符的一些规定。比如,在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的过程中,按照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和世贸组织规则,加强了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海关法修订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通关速度、提高通关效率的措施,完善了海关估价制度,明确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了20多部法律和有关法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在三年过渡期内,根据改革开放的需要,国家还将修改对外贸易法、保险法、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并加紧制定反垄断法等法律。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有望进一步完善。

第三,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市场将更加开放,商机无限。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研究机构的估计,未来十年,中国基础设施的总投资需求约为7500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需求。未来5年,中国货物市场的开放将为贸易伙伴提供至少65438美元+0.5万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一年多来,中国逐步制定和完善了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商业、交通、建筑、旅游、证券、基金、建筑和中介服务等领域的法律法规,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入世后,中国履行承诺,在逐步降低关税的同时,逐步开放银行、保险、电信、贸易、旅游等服务领域。逐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制定统一、规范、透明的投资准入政策。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或企业外,取消其他企业的股比限制。

中国继续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批大型项目相继开工。尤其是在电力、交通、航空、通信、互联网、环保等领域,将带来广阔的商机。

随着市场准入和鼓励的扩大,地区、股比、业务范围限制放宽,外资机会更多。2002年3月,国家计委、经贸委、外经贸部正式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了市场准入范围,主要集中在服务贸易领域,包括银行、保险、电信、交通、商业、外贸、旅游、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并将根据中国对世贸组织的承诺逐步开放。同时,扩大了鼓励投资的范围;放宽外资股比限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和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的项目的外商投资限制,在行业(产品)和投资股比等方面比东部地区放宽。新开放的服务贸易领域有很多商机。

第四,为适应新的形势,政府机构开始在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进行变革,全面“提速”政府工作。此举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合理调整了政府机构,改变了政府工作方式。同时,推进电子政务,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中国还努力改善政府的行政管理机制。很多原来需要审批的项目都被减免了,规范了政府行为,提高了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