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流明地貌的地理环境。
鹿门山位于鄂西北襄阳市东南约15km处,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山。汉末著名学者庞德公,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等先后隐居于此,被后人称为“圣山”。
八角井
离卢蒙寺200米的山腰上有一口井。因井门口建有八角围栏,故称八角井,又名巴。
鹿门山景区暴雨池
井里的瓜井水:再厉害的干旱,一直保持同样的流量,很神奇。井里的泉水暗流二十多米,另一个泉叫天坑,也叫天井。这口井是天然井,井深约2米,井口直径约1米。暗流涌动,经过一个天然的石洞,洞内有很多钟乳石,有一块大石头伸出一尺左右。泉水突然垂下,沿着这块石头倾泻而下,像珠子一样散开,像窗帘一样垂下,被称为暴雨潭。泉水然后流到寺庙的前面,并从两个石雕的龙口喷入邓公盆地(也称为龙头喷泉)。泉水昼夜不停地流动。相传孟浩然常饮此泉,收山中灵气,故能有人间诗情。
卢蒙寺
山上有一座卢蒙寺。据当地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梦见此庙,建庙纪念。后来,这座山以寺庙命名为鹿门山。山上还有其他景点,如暴雨潭、天井、八卦潭、龙头、万年龟、庞公王迪洞、孔明白塘、孟浩然隐居地等。这些景点与卢蒙寺一起构成了闻名中外的文化旅游区。游客上山时,可以欣赏到“竹叶带着露珠滴滴答答的音乐”的美妙景色。[1]
鹿门山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当年一心扑在隆中的诸葛亮,曾经拜庞德公为师。每次来求教,都在庞公的榻前跪拜,使他虚心好学,为后人所景仰。庞公经常邀请他的侄子“凤雏”庞统先生、“卧龙”诸葛亮先生、水镜司马徽先生、徐庶、崔周平等人共商天下大事,共商治国之策;于是,演绎出了这个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
鹿门山是一座美丽的山,自然风光秀丽,风情万种。也是一座诗意的山,孟浩然用诗的神笔画得很美。不,它孕育了孟浩然这位伟大的诗人,把很多文人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了极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游鹿门未果后,感叹“不踏苏陵石,襄阳一行空”。他遗憾的是没能亲眼目睹鹿门山的美景和古迹,或者说没能感受到圣山对他气质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