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芝斋商标

沉醉于江南名街的小吃丛林

江南自古就是繁华之地,名街、老店、美食数不胜数。这里曾有上海城隍庙、苏州神秘寺、南京夫子庙、无锡崇安寺,并称为江南四大小吃丛林。当然,江南的名街远不止这些。到了现代,口味变了,吃的方式变了,传统被很多沧桑弄得支离破碎,但还是有人忘不了老街上的那些老店。归根结底,吃饭不仅仅是吃饭,还有环境和氛围。老街在这方面有先天优势。

人们在思考这些老街,无论它们是否古老,在粗糙的商业包装下是否显得不伦不类,或许我们可以期待,这些老街在人们努力追求的热情中,在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中,会更加精致精致。

南京夫子庙,在船桨灯的阴影下吃饭。

中国文坛两位著名的才子在20世纪20年代一起游历秦淮,回来写了一篇同名文章《桨影灯影中的秦淮河》。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看,可以还原当时的场景:年轻的艺人在妓女聚集的船上东张西望,局促不安,船夫忙着挣钱。艺妓和男人们来回穿梭招揽生意...近百年前的文人,找不到小夜曲、半夜醉酒、红颜知己的诗意。如果还有人去秦淮河寻找许多真正浪漫高雅的历史意象,回来只会叹一口气:美景当然还在,风味早已不同。

武夷巷、王谢谷居、奎光阁...这些名字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现实中的夫子庙景区是以夫子庙为中心,以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白济洲、中华门,以及陶冶渡至镇淮桥沿河的秦淮河游船、亭台楼阁。它是一条集名胜古迹、园林、画船、街道、亭台楼阁、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线路,也是居民和游客最喜欢的购物和品尝小吃的地方,虽然娱乐内容远不如那天。

秦淮河历史悠久。秦始皇凿通房山引淮水时,穿城而过,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分为内陆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里,是十里秦淮最繁华的地方。追溯夫子庙秦淮河最辉煌的时候,是在六朝时期,当时秦淮河人山人海,商贾云集,相当繁荣。武夷巷、朱雀街、桃叶渡等地曾是世家大族的聚居地。在明代,夫子庙作为国子监中的科举考场,挤满了考生,所以很多服务业都集中在这里,包括各种餐馆,茶馆和小吃...与此同时,青楼中的青楼也应运而生,从此秦淮河上“橹声灯响数里,歌女花船戏泥浪”,才有了知识渊博的李、刘,有了侠骨心肠的、寇白门,还有了《桃花扇》。民国时期,这里曾是流行歌曲、京剧、文明戏曲、大鼓、好莱坞电影、现代戏剧、评书、评书等艺术形式的聚集地。

前方不远处就是夫子庙,夫子庙的俗称。这里曾经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有意思的是,民国时期的市政府所在地就在夫子庙,与之相邻的秦淮河,奢华繁华到让市政府颜面尽失。景区内有1034座假山,为明代遗迹。白鹭洲公园据说是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园内有许多景点,如莲香楼、烟雨亭、水榭、假山等。其中尤以桥梁为特色,园内小桥多达15座。中华门是明朝都城的南大门,明清时称为聚宝门。它是南京最宏伟的城门,也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堡垒。城门规模宏大,设计巧妙,结构复杂。* * *有4个检票口,3个瓦罐,27个藏兵洞,还有一条骑马进城的马道,在中国城门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宫媛西街是必去之地。南京有地道的小吃:板鸭、小笼包、脆皮饼干、鸭血汤。南京人爱吃鸭子,桂花鸭最有名。因在每年桂花盛开的季节制作而得名。白门菜谱上说:“金陵八月,盐水鸭最有名,人人以为肉中有桂花香。”盐水鸭肫爽口,鸭血汤爽口,都是温柔美丽的南京姑娘最爱的小吃。

夫子庙里的小吃,似乎就是为半夜在秦淮画舫唱歌点餐的人而生的。七家点心店的点心以工艺精细、外观精美、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而闻名。分别是奎光阁的五香茶蛋、五香豆角、雨花茶。雍和园开阳干丝蟹壳黄烧饼;七方阁的什锦饭包、干油丝、鸭油酥饼干;刘凤菊的豆腐渍和葱油饼;江的牛肉汤和牛锅;湛园面馆的薄包饺子和红汤炸鱼面;莲湖甜品店的桂花夹心饺子和五色糕点。

黄裳曾在《金陵五记》中说:“拥挤的人群,繁华的市场,独特的氛围,是夫子庙所独有的”。确实如此。

杭州的何方街,有着古老都市的味道。

自唐代以来,杭州的商业日益繁荣。经过五代吴越、南宋的经营,明清时期形成了以清河坊为中心的独特商业区。清河坊的确切地理位置是今天中山中路和何方街交叉口的四角。当年有孔凤春香粉店、米大厂干烟店、万隆南肉火腿店、天香斋茶糖店、张韵声百货大楼、郁芳南北货店、翁龙生茶行等著名老店。无论是居家过日子的杭州人,还是匆匆而过的外地游客,这里都是他们购物的首选。最值得一提的是,红顶富商胡雪岩在这里建起了“庆余堂”中药店,与北京的“同仁堂”遥相呼应。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保和堂药店,直到1956才关门,它也位于杭州何方街华光巷。传说与白蛇有过一段恋情的徐贤曾在这里做过服务员...当时,何方街不仅是杭州的帝都,也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济贸易中心。被称为“五花中心”,它是杭州最繁荣的商业中心,直到20世纪80年代。

现在何方街连接着延安南路和中山中路。经过整体规划布局,房子焕然一新。虽然这种“修旧如旧”的方式因为没有时间积累文化遗产而显得生硬单薄,但那些老房子还是保留了下来,值得一去。

四角西南屋顶带西式露台的三层小楼,是孔香粉店,由孔三兄弟于清朝咸丰年间创办。三兄弟热衷于杭州女性的爱美心理,前后生产鹅蛋粉、生发油、雪花膏等化妆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除了杭州的老主顾,香火季也有大量香客来杭州烧香。

米大昌药店与孔隔街相望,创建于同治八年(1869)。它从产地新昌买来纯正厚重的烟叶,萧山、绍兴的船只云集河港,蔚为壮观。同时,其邮购范围遍布全国。20世纪初,米大昌一直保留着。

与米大厂烟店相邻的翁胜龙茶行,创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以西湖优质龙井茶闻名。这是一栋五层别墅,门楣上装饰着绣球的注册商标。翁胜龙入茶,必挑头茶,加工精细,名茶精粹。在那个年代,它非常流行。

对面的五层房子是方雨荷,一家南北向的商品店。创始人方阳峰是上海的巨商。他看中了西湖一年四季的常客,会在离开杭州前买土特产。于是,他专营“雪芳姜推”、蜡烛、干果、蜜饯等百货,名声与日俱增。

四角西北的万隆南肉火腿店经营正宗金华火腿和其他酱鸭、姜肉、香肠、醉瓜等。方回春堂药店,位于孔旁,是典型的明清江南传统建筑,青砖石库门墙,高大豪华的营业厅,药铺,主人房。张韵声百货大楼是杭州最早的百货大楼。据说它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有一个前店和一个后店,生产和销售丝线,帽子等。主要货源来自上海,同时结合上海无敌牌牙粉、牙膏、蝴蝶霜等城市。

朱养心膏药店、王老娘木梳店和张小泉剪刀店都在大井巷,离四角不远,也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胡雪岩中的巨商胡庆余更是大名鼎鼎。中山路的少之言笔庄经营各种毛笔、毛笔、文房四宝,九芝斋是老字号食品店,经营糕点、月饼、蜜饯等。

还可以参观杭州何方街祠堂巷的一栋老式房子,这是与岳飞、张苍水并称为“西湖三杰”的于谦故居。故居由入口空间、主庭院、内庭院和附属房间组成。入口位于西面,入口就是大厅。正面墙上镌刻着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的诗《石灰抒情诗》。穿过小门就是故居的主体部分,包括堂和余的古井。苏中大厅坐北朝南,风格简单而庄重。从主院往东,穿过圆洞门,进入内院,是一个小花园,有水池,有琴台,有思贤亭,是江南特色的庭院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