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区的社会事业

远古时代,漳州先民就在芗城一带生息繁衍,旧石器时代就能制造石器,并已有十分精美的雕刻石器;到了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漳州先民已能制造陶器,纹饰有曲线、齿纹、篮纹及素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西晋末年,北方人口的大量移入,带来中原文化,使漳州的农业生产由刀耕火种逐步进入精耕细作,随之带动铜器、铁器生产技术的发展。唐朝以后,特别是元朝,城区出现打铜、打锡专业街。明代,有很高纺织技术水平,出名的漳绒、漳纱被列为“贡品”,其中天鹅绒工艺更是巧夺天工。八宝丹(片仔癀)、铜青、神曲茶等中成药先后问世;“漳瓷”驰名海内外。清康熙年间,漳州孙细娘造小自鸣钟,高仅一寸,报时不差分毫。漳州创制的八宝印泥风行全国,驰名京都,亦列为“贡品”;铸造工艺、火炮及火药、酿酒都有相当水平。及至民国,已造就一批具有近现代技术的行家。

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和统治阶级的压制,科学技术发展步履维艰。中华人民***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科技事业,注重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在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水产、医疗等方面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事业遭摧残,机构瘫痪,人员受迫害。但部分科技人员仍排除干扰,坚持科技研究与开发,取得“紫胶片”、“金属粉末冶金”、“锌空气电池”、“隧道还原海绵铁”等科技成果。“文化大革命”以后,1978年12月,漳州市召开科学大会,推动实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转化。建区时,一大批企业和科技人才划归漳州市属,芗城区科学技术人才大为减少,但仍努力发展科技事业,实施星火计划,健全四级农科网,增加科技投放,每年按财政总支出1%,提取科技三项经费;壮大科技队伍。现全区有专业技术人才3851人,其中: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679人。1982年—1995年,荣获国家科委、农委、农业部科技成果奖励4项;获省委、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奖16项;获省农业厅、水产厅、轻工业厅、水利厅科技成果奖13项;获漳州市人民政府(原龙溪地区行政公署)科技进步奖43项。实现科技对生产力的贡献率47%。

1996年—1998年,芗城区***投入技改资金8106.5万元,实施技改项目40个,开发“四新”产品1692项,组织实施“星火”、“火炬”等各类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155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9项、市级23项、区级119项);全区取得33项科技成果(其中荣获国家科技星火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1项、市科技进步奖20项)。

2011年,芗城区获得2011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新认定漳州维德焊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三宝特钢有限公司等3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节能型工业电力优化装置”获省优秀新产品奖二等奖。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落实专利补助项目125个,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2011年新增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2件,知名商标17件。 漳州城,今称芗城。自南北朝始办民间私塾,唐代倡设乡校。宋朝以后,漳州府学、龙溪县学、书院、社学和塾馆相继创办,对传播文化起了一定作用。

清末,帝国主义势力入侵,英、美教会在芗城设教堂、办学塾,传播宗教文化。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依照废科举、兴学堂诏令,创办中、小学堂和师范传习所。从此,封建教育逐渐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性质转化。民国初期,在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芗城的中、小学和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有所发展。但以后由于接连发生军阀混战和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破坏与影响,使芗城教育一直处于动荡不定的状况。

1949年9月19日,漳州城解放。在***产党与人民政府领导下,接管与改造各类旧学校。1950年开始,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城乡开展扫除文盲、提高工人、农民文化水平的运动,并先后增办小学137所,中学4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高等师范学校1所。至1965年,基本形成从初等到高等的教育体系。“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类教育都遭到严重的破坏。

1978年,正常教育得以逐步恢复。1979年贯彻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教育改革,加强基础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举办多形式多门类的中、高等成人教育。至1995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覆盖面达100%,其中,小学适龄正常儿童入学数32929人,入学率99.88%;初中适龄正常少儿入学数15895人,入学率99%;城乡青壮年非文盲率上升到97%。经评估验收全面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芗城境内***有幼儿园189所;普通小学109所(含聋哑学校、开智小学);普通中学17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高等职业学校1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高等师范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所;成人高等学校3所。

2011年末,芗城区全区普通中学14所,在校生9774人;普通小学74所,在校生32904人;幼儿园196所,在园幼儿2618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46人。 漳属古称“瘴疬之区”,民俗多信巫。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率府兵入漳,用中药为民治病,逐渐改变土著巫医虫毒之害。垂拱二年(686年),迁州治至龙溪县治(芗城),并设医学博士,开始培养地方医学人才。宋代中医医术多有建树。清代从医者注重专科,各有所长,形成“门”、“派”,中医世家林立,名医辈出。漳州历史上医药也很发达,南唐显德五年(958年),南番三佛齐(今印尼巨港)镇国李将军曾经到漳州贩卖香药。宋、明时代,漳州成为南药进口基地之一。

光绪十六年(1890年)英国基督教伦敦分会所派巴阿美医学博士来漳传教,西医西药传入漳州城。但城乡治病仍以中医中药为主。

清代,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从香港、澳门传入漳州,官府对防治疫病毫无办法。

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对危害严重的疾病束手无策。劳动人民只好把命运寄托于鬼神的庇佑,但神鬼无灵。

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医药卫生工作遵循中***中央“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方针。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狠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疫病防治,深入发动群众,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大除“四害”。经过全民的努力,很快消灭典型霍乱和天花,控制鼠疫、疟疾的流行,1956年实现“三无”(蚊子、跳蚤、臭虫)城市,1958年被评为全省“六无”(无蚊子、无苍蝇、无麻雀、无老鼠、无跳蚤、无臭虫)卫生城市光荣称号。1959年1月,国务院和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四无”卫生城市的光荣称号。

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逐步建立遍布城乡三级卫生医疗网。实行公费、劳保、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人民有病得以就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医务人员社会政治地位日益提高。

1985年市改区后,通过医疗体制改革,医疗机构设施不断充实,医疗卫生队伍不断扩大,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各种疑难杂症和传染病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职业病的防治,妇女保健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人口平均寿命明显增长,男性66.57岁,女性71.37岁,高于解放前全国城市人口的平均寿命。 漳州城文化渊源流长,体育也有悠久的历史。

唐朝创建的漳州开元寺,其寺僧普遍教习武术,称“开元拳”,直到20世纪中期,其传人还健在。宋代象棋和围棋也在漳州民间流传。少林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洪家拳于清代先后传入。民国初期,近代体育逐步在漳州开展。

民国元年(1912年),漳州中小学开设体操课。民国7年粤军入漳,在中山公园设篮球、排球、网球、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民国8年9月在漳州举办有17个县参加的闽南护法区运动会。受其影响,一些有志于体育运动的青年赴上海等地体育专科学校接受正规系统的体育教育。从此漳州近代体育逐渐普及,技术水平也逐年提高。

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1956年,漳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成立,尤其是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芗城体育事业迅速发展。为各级运动队输送一批优秀运动员。1981年,漳州建立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的体育普及工作迅速铺开;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涌现一批群众体育活动的先进单位。由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有排球、游泳、体操、航海、模型、羽毛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取得令全省、全国瞩目的成绩,出现李奕芳、陈美、李仁杰、余斌等杰出的运动员。

1995年,芗城区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群众体育活动网络,有30万人次达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8所中小学被确定为省传统体育项目定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