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的原产地特征。

盛产于大连,所以大连人的口音也叫“牡蛎味”。山东的牡蛎主要是养殖的。历史上著名的牡蛎养殖地广东澄海的县志记载,这里有牡蛎屋,生蚝是白色的,腌牡蛎是黄色的,味道很美。在西方,牡蛎曾被称为海洋的牛奶,在《圣经》中,牡蛎被誉为海洋的力量。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有一句题词,牡蛎是世界上唯一的东西。清代福建巡抚李鹤年曾作诗赞美这一天:牡蛎屋的味道比江瑶更好。可见牡蛎在中国和西方同样受欢迎。牡蛎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深受人们喜爱。根据食物营养测试,牡蛎含有50%以上的蛋白质,但只有7%-8%的脂肪,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为煮后看起来像牛奶,所以被称为海底牛奶。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有助于骨骼、牙齿的生长,可有效预防儿童佝偻病。

牡蛎是一种贝类,其肉质丰满、滑爽、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底牛奶”。干牡蛎肉含蛋白质45% ~ 57%,脂肪7% ~ 11%,肝糖19% ~ 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牛磺酸以及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中国沿海生长着大量的野生牡蛎。每当海水退潮,牡蛎就会从海里冒出来。威海有人工养殖牡蛎,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牡蛎上市,清明节的牡蛎肉最丰满。文登的桑葚,因盛产于桑葚岛而得名,是胶东海域珍稀牡蛎中的极品,早在宋代就是贡品。据光绪版《文登县志》记载,桑葚“清而味美”。清代学者郝懿行在《海雾记》中说:“文登海桑岛出(指桑牡蛎)之人,口味独特,远近珍贵。”桑葚岛也盛产滚动牡蛎。这种牡蛎壳无石,随波逐流,退潮后渔民可以捞起。古代文登人有就地烹煮牡蛎的习惯,保持了牡蛎的原汁原味。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崩锅牡蛎是我国沿海居民的传统菜肴。2008年,乳山牡蛎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