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德菜刀其他信息

乐山“李菜刀”

1995,李培德的儿子李雪荣也来到幸运工具厂,主要从事检验和销售工作。2005年初,李雪荣离开了乐凯工具厂。同年五四三八年六月+十月,李雪荣在乐山市中区子木镇附近创办了李氏刀厂。在父亲李培德的支持下,还制作了一把菜刀,并将李氏刀厂生产的菜刀命名为“李菜刀”。

李的刀厂投产后,一批批菜刀不断流入市场。在李培德的支持下,李的菜刀开始在市场上流行。当销售走上正轨后,李雪荣开始考虑商标注册。在李培德的支持下,2006年3月10日,李雪荣以其父亲李培德的肖像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商标(该商标尚在申请注册过程中)。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正是“李菜刀”的问世,将老培德推向了尴尬的境地。

诉讼:

名字之争

2006年,幸得工具厂向工商部门投诉,称李氏工具厂因“李菜刀”包装正面使用“李培德,厂长”字样,侵犯了其“李培德”商标专用权。当时工商部门进行调解,李氏工具厂承认侵权,随后“李菜刀”包装正面“厂长李培德”字样被取消,但“李菜刀”包装背面“联系人李培德”字样仍被视为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2007年9月6日,张桂华起诉李雪荣,李培德成为该案的第三人。这位88岁的老人完全不知道,因为他的手艺和他的名字,他的亲戚和熟人成了“敌人”。

今年6月165438+10月14日,乐山中院作出一审判决:李雪荣的行为未侵犯“李培德”注册商标专用权,但法院认为存在不正当竞争,判令其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张桂华的经济损失。双方均对此判决表示不服,已提起上诉。

乐山商业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感慨地说,李培德的制刀技艺是传统技艺,应该继承发扬。两个工具厂的这种情况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传统工艺的传承。要想把李培德的两把菜刀推广到更大的市场,就要避免不正当竞争,只能是互惠互利。

昨天下午,记者在李培德家中见到了他。对于导致两家对簿公堂的情况,老李曼裴德表示“没想到晚上还能睡个好觉。”他相信他在两个工具厂都努力过,他把传统工艺传了下来。两家工厂的诉讼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声誉,还会对双方的业务造成损失。他希望两家公司各做各的生意,各玩各的刀,互不干涉,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制刀技术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