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县自然资源

潢川农业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蓬勃发展,甲鱼、鸭、花、猪、渔等特色农业闻名全国。

潢川糯米粉占据全国市场近半壁江山。中国粮食工业协会授予潢川“中国优质糯米之乡”称号。潢川是中国优质糯米产区之一。糯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年产量近2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三。每年加工业用糯米粉4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0%。潢川的《汤圆用水磨白糯米粉国家行业标准》成为统一的国家标准。

潢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以农强工是激活潢川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目前,全县食品工业企业近6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8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57%,已成为潢川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农民8.3万余人,从业人员24.9万人。初步形成了畜禽、水产、粮油、糯米粉、饮料五大食品产业集群格局。现有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个,产品研发中心2个。企业创新能力居河南省前列,华英、郭煌产品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

潢川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四季分明,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红麻、水产、畜禽、花卉、茶叶等。特色农业甲鱼年产量35万公斤,有“甲鱼王国”之称;樱桃谷的鸭子数量达到2400万只,居世界第一。花卉面积5万多亩,200多个属、类。是国家花木示范基地县,国家授予的“花木之乡”。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有鸭、花、龟、猪、羽毛、水产和优质粮油,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潢川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花木生产基地县、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省畜牧重点县、省渔业重点县、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生猪出口基地县、省26个城镇化推进重点县(市)、首批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省35个扩权县(市)之一。2005年,潢川被授予“全国畜牧业示范县”称号。潢川动植物资源丰富。* * *脊椎动物295种,分属于4大类30目,其中13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是锦鸡、鹈鹕、天鹅、红脚隼、黄爪隼、红隼、燕隼、水獭、黄嘴白鹭、鸳鸯、白冠雉、雉鸡。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此外,还有多种无脊椎动物,包括3纲6纲47科65种,以及2纲8目18科103种。

我国高等植物有284科1959种,低等植物也很多,其中17科27种只适合药用。

潢川以特色产业闻名。是中国花卉生产基地,花卉种植面积1.8万亩。布塔集镇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华英集团被誉为“中国达克·金”,年生产加工樱桃谷鸭7000万只,产品畅销朝鲜、日本、中东、俄罗斯、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华鳖是地道的原产地,年产生态中华鳖36万公斤,被誉为“鳖王国”。清代光州(今潢川)是河南省三大市(光州、开封、周家口)之一,人口65438+万。

2014年末,潢川总人口85.78万人,常住人口66.2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869人,出生率为11.87‰;死亡人口3825人,死亡率5.77‰;全年人口自然增长40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1‰;城镇化率达到47.1%,比“十一五”末提高8个百分点。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9.5%;还有19个少数民族,回族、壮族、苗族、满族,占0.5%,其中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