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德清县经济怎么样?

编辑此经济概览。

2004年,德清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过去的一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趋紧、财政政策大幅紧缩、40年不遇大旱等诸多困难和压力,在肇庆市委、市政府和德清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在县委CPPCC的参与下,县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书记视察我县时的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乘势而上,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有效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压力,取得了“两年大丰收”的骄人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任务,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实现“三年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资料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24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1%,第二产业增长22.3%,第三产业增长12.5%。县级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1.1.2亿元,增长20.23%,财政总收入3.68亿元。外贸出口总值3265438美元+80万美元,增长1.6%。

其中外资1565438+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2亿元,增长23.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增长1.2%。

工业成就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高效率。大力推进“工业立县”战略,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3.82亿元,增长21.2%,工业综合效益指数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产能工业生产和技术改造扩张势头良好,林产、化工、木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产值保持30%以上增长;全年完成15工业项目技改扩建投资8900万元,技改扩建新增产值65438+8400万元。林业、康兰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企改革有效吸引了8300多万元民间资本和外资,创造了2000多个新增就业岗位,处置了2.5亿元不良资产,提高了我县企业的资产结构水平和资产质量。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成功将德通公司打造成为我县第一家年纳税过千万元的民营企业。全县新增民营企业61户,民营经济税收8870万元,增长53%,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4%。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大力发展“三种一扶”农业主导产业,种植优质水稻28.3万亩,夺取抗旱胜利,粮食产量达到11.98万吨;贡柑和糖橙总面积分别达到7万亩和5万亩,产量超过654.38+0亿斤,为农民创收2.5亿元,仅农民人均收入就超过900元。引进鑫源丝绸公司,引导农民发展蚕桑1.08万亩,全县蚕桑面积扩大到1.00亩,带动农民增收770万元;以黄华淀粉厂为龙头,推动木薯种植发展,形成木薯基地6万亩,带动农民增收21万元;以金夫公司为龙头,加快建设“三七牌”山鸡养殖技术服务中心和产品展示中心,山鸡产量300万只以上,带动农民增收500万元;组织5万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5亿元。建成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带动农户5.63万人。非公有制造林取得新进展。引进顺龙木业发展20万亩速生丰产林种植,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投资促进成就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命线。突破传统招商形式,山区县首次在深圳特区举办招商会,实行跨国招商。成功举办了德清(新加坡)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成功组织并参加了粤台经贸洽谈会、粤港经贸洽谈会、黑龙江经贸洽谈会、中小企业博览会、第三届山博会、肇庆金秋经贸洽谈会,有力促进了德清投资环境。全县* * *签订投资合同项目61个,其中超1000万元项目11个,合同总投资5.45亿元,其中投产28个,在建29个,项目转化率达93%,其中工业制造项目29个,其中当年建成投产14个,当年签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外经贸先进县。向上争取资金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缓解了县财政压力。全县申报向上争取资金项目473个,上级批复项目254个,批复资金321万元,到位资金2.82亿元。

旅游经济

以旅游业为首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夫子庙全面修复完成,盘龙峡二期工程和花卉世界生态旅游区建设顺利推进,第九届中国夫子庙保护年会、孔子文化研讨会、德清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将德清旅游纳入“两广六地”旅游发展,建设无障碍旅游区。与旅游相关的服务配套产业得到改善。县城新建了6家酒店,新增床位近500张。酒店旅游一条街初具规模,提高了游客接待能力和档次。吸引“环球小姐”、“国际航空小姐”来德清外景拍摄。全年,* * *接待游客207.2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旅游总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1.2%。旅游业的繁荣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4000万元,增长12%。

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

十大民心工程进展顺利。修建硬底村公路349公里,实现村村通硬底路,比省计划提前6年完成任务。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比市计划提前4年。165户完成水库移民工程,6500人农村饮水困难。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新创建生态文明村106个,广东卫生村9个。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40%。县政府拨款为3649名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甲肝疫苗。电网改造效果扩大,配网工程已于2003年完成。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坚决打击六合彩、传销和变相传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创建“平安良性庆典”成效显著。德清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就业1.2万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县职工人均工资9677元,增长13.9%,农民人均收入4630元,增长6%,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大力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完善城市主干道和下水道建设,建设7座特色公厕,建成集休闲、观光、健身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美丽龙湖公园,极大地美化了城市景观,提升了城市品位。

品牌战略

品牌创建卓有成效。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广东德清2004贡柑供销交易会、贡柑品鉴会和北京钓鱼台新闻发布会,围绕“中国第一柑”品牌,打造“中国第一柑”。德清贡柑再获殊荣,被授予“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我县被评为“中国十大柑橘产业县”,获得贡柑原产地。给工业产品加上品牌名称。谭浩公司的弹力布、华林公司的树脂松香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谭浩公司的“诗雅”商标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德通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兴邦稀土新材料公司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目前,全县拥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文化品牌初见成效。擦亮了龙母文化和孔子文化两大品牌,“广东龙游——龙母故里德清游”成为广东省的亮点和热点,使德清孔庙成为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