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叶茶?
涞源柴野柴叶茶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十天采摘,自然晾干。
性味微甘于经络,微凉,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解除肉毒中毒、便秘、痛风、清肺止渴、利尿通淋。
用法用量:20-30g;外用适量,水煎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基本概况柴叶就是柴叶。柴火生长在灌溉沟渠旁的高草中,水生或多年潮湿,河岸和沼泽等。柴花、叶、根、茎、笋都可以入药。
形态特征柴的叶上有毛或细毛。叶舌有毛,叶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成两排。叶长1.5-45厘米,宽1-3.5厘米。
原产地分布薪柴生长在沼泽、河岸和河流、小溪附近的水域,常形成薪柴塘。
基本用途用柴叶泡茶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用新鲜柴叶制成的柴火茶,有一种独特的水生植物的清香,柔和儒雅。相传明朝时,中国用柴叶泡茶饮用。
经济价值《本草纲目》说柴叶“治霍乱吐痈”;《本草纲目》记载可以“解各种肉毒中毒”。柴火的茎和根是中医治疗温病最重要的药物,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在古代医书中有详细记载。柴叶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的作用。经典《道源》记载有“焚藏,治血”之功;除柴叶外,用葱椒汤洗净敷之,可治头发、背部溃烂。柴花止血解毒,治鼻衄,血崩,吐泻。《本草》记载它“煮浓汁衣,主毒鱼蟹。”它不仅是菜肴中的好水晶,还能治口渴和淋病。《王久要解》说它能“清肺止渴,利尿通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