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在七国之前还是之后?
1,战国时期:
七国时期是指战国时期。七国指的是秦、魏、汉、赵、楚、燕、齐。
东周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
周朝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支氏,以三族分晋为标志,确立了战国七雄格局。
2.三国时期: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然后刘邦灭秦建立西汉,然后王莽篡夺刘汉修恢复东汉。
东汉末年,宦官主导朝政,天下并立。最后,北方的曹操建立了魏,西南的刘备建立了,江东的孙权建立了东吴,三国鼎立。
扩展数据:
1,战国末期:秦灭六国。
秦元年(250年)李驾崩,秦庄襄王继位,商人为丞相。第二年,领兵灭东周国,取韩志城、荥阳,建三川郡。
次年,攻赵攻韩,在上党设太原郡。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崩,十三岁的秦王赵征(先秦时期,姓氏不统一,男子称其姓,所以秦始皇叫赵征。)即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秦五年(前242年),攻魏,夺其酸枣等二十城,置东郡。前241年,赵、楚、魏、汉、燕推举楚高烈为统帅,庞文为联军统帅,* * *攻打秦国。
当盟军进攻函谷关时,秦军进攻,诸侯联军撤退。盟军转而进攻秦国的盟友齐国,夺取了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
秦王六年(241),楚、赵、魏、汉四国对秦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军事进攻被粉碎,反秦最凶的魏信陵也被双规除掉。在这一点上,在疆域辽阔强于马庄的秦国面前,东方六国的君主就类似于秦国的郡守。
秦王九年(公元前238年),老艾叛乱被平定,秦王嬴政亲自掌权,立即调兵消灭六国旧势力,史称秦灭六国。
前230年秦灭韩;
前228年,秦攻下赵都邯郸;
前225年,秦灭魏;
前223年秦灭楚;
前222年,秦灭燕赵;
221之前,秦朝灭亡,秦王被称为皇帝,是始皇帝。
2.三国末年:三分归金。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燕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了金朝,史称西晋。称帝后,开始准备伐吴,派在益州造船,杨虎城守襄阳,吴康守江陵。
264年孙皓登基后,交州(今广西省和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两年后,吴军试图夺回它,但被晋军将领毛欢击败。269年,孙皓与余云、黄涛、徐莉等人在合浦水陆会师,直到271才收复胶州。
279年,云岫部下马国在广州(今两广)造反,孙皓派滕循、陶俊、黄涛等围剿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下,吴国岌岌可危。
在两位重臣陆楷和死后,晋国大将杨虎城提议攻打吴国,但遭到贾充的反对。公元279年,当西北叛乱开始时,、杜预上书,说是时候攻打吴了,而贾充、荀彧则以西北未定为由反对。
终于,司马燕决定在当年11月大举进攻吴国,这就是著名的晋吴之战。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有王拙、唐斌军,中游有王荣军,下游有王浑、司马周军多路推进。
280年1月,孙皓被任命为丞相,率领库洛克申、孙振渡河抵抗王浑军,但均被击败而死。王拙的军队与其他沿长江的金军合作,攻占了西陵、江陵、武昌和旬阳,杜预还攻占了荆州南部。
3月15日,孙浩看到金军已经包围了建业,他认为大势已去,投降了。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从而结束了三国时期。
百度百科-战国时代
百度百科-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