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性别(答案)
最近得到一本书《观音菩萨全传》。书里的观音菩萨完全是女的,所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跟大家学习。
观音菩萨应该是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东汉末年芝罘翻译的《成佑光明经》中提到了观音的名字,但当时社会上还没有观音信仰。观音信仰的形成是佛教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德国学者赫尔曼·奥尔登伯格根据对坎达拉佛像的研究,认为观音信仰应该出现在公元前后。一般来说,应该在一世纪末,最迟在二世纪初。金的《佛教故事集》记载,摩托罗国(今印度北方邦马特拉西南五里的马霍利马霍利)的大乘人供养观世音菩萨,应该是在公元1-2世纪。
在印度古代佛教雕塑和中国早期观音造像中,都是男性,嘴唇上也有两撇漂亮的小胡子。《华严经》说一个好孩子在普陀山拜见观音时,“在岩谷森林的钻石上看见一个勇敢的丈夫”,一定是男的。《中华哀乐经》说:“有一轮圣王,名不详。王有四子,第一太子未名,即观音菩萨;二皇子名尼莫,即大势菩萨;三皇子名唤王翔,即文殊菩萨;第四名敏土,即普贤菩萨。”太子,自然是男的。
南北朝后期,中国出现了女性观音像,唐朝刚过就开始流行。北齐《徐治才传》中记载:“武成酒色过度,神思恍惚,多病。当他第一次从云端看到空中的五色时,他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女人,走到地面几尺,站得苗条,吃得饱饱的,变成了世界的女神。”可见,观音这一佳丽形象在当时流传已久。
至于观音菩萨,她之所以是这个世界上的女性人物,在于佛教在中国社会普及后女性信众的增多,而观音菩萨所倡导的救苦救难精神与中国儒家所谓的仁义精神有关。。
女性形象只是观世音菩萨的显现,并不是真实的性别,所以真正的佛教信徒不必拘泥于性别本身...
我看过一些古籍,有一种说法是观音菩萨的原始原型是印度婆罗门教中的一对双胞胎小马,也叫印度双马神童,象征慈悲善良,能使盲人重见光明,不能生育的甚至是孩子,公牛产奶,朽木开花。在古印度,人们普遍相信它们。佛教产生后,沈小马逐渐变成了一个心地善良的菩萨,被称为“马头观音”,其形象仍然是小马。后来被拟人化,塑造成人形,于是观音菩萨一跃成为威武的夫君。佛教密宗里还有一个马头观音,也叫马头王铭,他是愤怒而强大的。他的头有四个侧面,即菩萨脸、大怒黑脸和笑脸,顶部有一个蓝色的马头。
还有一种说法是,观音在印度原本是男性。据刘崧、昙无谶译的《中华哀乐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在成为菩萨之前是太子:“王千子时,始太子名为布居,终供养如来、僧三月。”[2](卷三,P176)不好,就是观音。他和弟弟尼摩一起,随父亲轮王皈依佛教。他的动作比爱丽丝想要的要快。观音菩萨又称管子、观音。苦海无边,众生皆受无明之苦,产生诸多烦恼。观世音菩萨就是要仔细深入地观察,寻找世间一切苦难的呼救声。世间一切众生遭遇灾难时,只要诚心呼唤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菩萨即刻观其声”,观世音菩萨就会应允,拯救呼唤者脱离苦难。观音的名字由此而来。“观音”的由来,是因为避开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所以省略了“天下”二字,缩写为“观音”。但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在中国流传的观音,多以印度传说为主。
也有佛经把观音菩萨说成是莲花化生,如刘崧谭无忌译《观音》:
以前金狮比赛来中国,没有女性。王在园中入三昧,左右莲花生两子。左名观音,右名包商,大势所趋。[2](第十二卷P356)
净土宗在中国传播后,极乐世界第二大神观音菩萨受到广泛崇敬。为了适应世俗的需要,观音逐渐从男人变成了女人,变成了大慈大悲的女菩萨。
在传入中国的初期,观音在信众眼中还是男性。我们从敦煌石窟的北魏、唐代观音造像中可以看到,特别明显的标志是嘴唇上的小胡子。他在中国从男性到女性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入唐代以后,观音像的脸型逐渐趋于丰满圆润,然后更加英俊,眉毛细长,头发乌黑。这与唐代女性以胖为美是一致的。
盛唐时期,观音造像的着装显得通透轻盈,显得光彩夺目,弥足珍贵,这与丹女的审美特征是一致的。直到宋代,观音才成为女性形象。宋代,禅师命寿涯曾用“金银西裙”形容观音的装束。明代吴承恩“眉如小月,衣如双星”。玉面天生喜笑颜开,嘴唇有点红的“女真人”观音,是中国佛教菩萨,是唐代以后,尤其是元明时期典型的中国淑女形象。南怀瑾先生认为,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结合中华民族的仁义教育,已成为男女老少皆知的人生准则;以慈悲心济世利物,以小我为代价帮助全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中心思想。
根据佛教,观音有33个化身,包括一些女性身体。之后,观世音菩萨不再是男是女,而是固定为女菩萨。这一变化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观世音菩萨传入中国后,逐渐完全汉化,她的民族、国籍甚至性别都完全按照中国人的意愿进行了改造。观音甚至被认为是韩家的公主,形容她是楚庄王(苗壮国王)的第三个女儿。
观音居住的普陀山,据说在印度的一个岛上。离中国太远了,中国的佛教徒不容易去朝拜。于是他们远走他乡,在中国找了一个观音道场,就是浙江舟山群岛的梅津岛。湄岑岛因风景优美,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山”。
相传唐代有个印度和尚在岛上的阴超石洞里烧手指,拜观音。洞穴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观音启发他出现。于是被传为观音圣地。后来,日本僧人迎着五台山的一尊观音像回家了。当经过这里时,他们遇到了风暴,船无法航行。他们认定观音菩萨不愿东去,就把雕像留在岛上,人们据此修建了“不愿去观音寺”。
宋代,宗申下令在岛上修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天的福斋寺),观音道场正式形成。此后,梅岑山被观音的居所“普陀珞珈”所取代,但其原名已逐渐消失。
中国佛教以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开悟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合称“观音香会”。民间还有观音送子的说法。每次举行观音香火,来普陀求福的人和孩子都接踵而至,成了一件盛事。
现在给大家讲一个观音菩萨显灵一个女人化身众生的故事:中国唐代,菩萨显灵一个在陕西金坛卖鱼的女人。这个卖鱼的很漂亮。每天早上,她都带着鱼篓在村子里卖鱼。村里的年轻人,见她年轻漂亮,就一直追求她。每个年轻人都想娶她为妻。因为追求的人太多,卖鱼的应付不了,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对村里的男青年说:“你们这么多人,我只有一个女人。当然,我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现在,我将提出一个不太困难的提议。谁让你干,我就嫁给他,谁也不追!”
小伙子迫不及待地问:什么条件?鱼贩回答:佛教里有个经,叫普门品。三天内谁学好我就嫁给谁。结果三天就有四五十人学会了通俗读物。鱼贩补充道,我现在还只是一套西装。你们这么多人,怎么能决定娶谁呢?告诉你,佛教里还有一部经,叫金刚经,比通俗的都长。五天之内谁学好我就嫁给谁。在爱心的支持下,到五天结束时,学完金刚经的人仍然多达十人。结果,问题无法解决。于是鱼女又对这些人说,佛教里有大乘经,你们七天之内学好,我就决定嫁给谁。你想想:Hokkekyo七卷二十八品那么多,七天学会真的不容易。结果,只有一个叫马的年轻人把它们学得很好。
为了信守诺言,鱼贩当然嫁给了马。不用说,马的内心是喜悦的,别人也是欣慰的,他得到了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为妻。但是新婚之夜,狂欢散了之后,女方突然肚子疼死了!这个时候最难过的就不用说了,就是那个姓马的小伙子,因为费尽心机得到了这么一个美女,现在却变成了一无所有,怎么能不心痛呢?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悲伤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必须按照一般习俗把死者送去埋葬。我们还能做什么?
说起来真的很奇怪,运送棺材运送到一半,突然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姓马的年轻人说:听说你们昨天刚办了婚礼,为什么今天要办丧事?姓马的小伙子一脸愁容地回答:这是我最喜欢的美女。花了很大力气才娶到她为妻。没想到,一个活泼泼的美女转眼间变成了一具无知的死尸。我怎么能不难过呢?看到他伤心的样子,老和尚对他说,你们年轻人只知道谈情说爱,不知道追求真理。你要知道,你昨天娶的那个美女,不是世间一般的女人,而是观音菩萨。因为深悲的观音知道你们村里的老幼都不知道信三宝,所以特别方便把你的女体露出来,给你度个度。假设你不相信我,你可以打开棺材看看。为了得到证明,大家真的打开了棺材。他们一看就知道,第一个被放进去的美女已经不在他们中间了。在这里,他们不得不相信菩萨使用她的神奇力量离开。但是当我回头看老和尚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在哪里!
由此可知,不仅是鱼婆,老和尚也是观音的显灵,为的是让这个村子的人真正认识并认真信仰三宝。从此,不仅姓马的小伙子,村里的人也信佛菩萨,转信三宝。佛教有两句话:“先以欲画,后使成佛智”,这是菩萨生活的最大方便。
观音菩萨总是以女性身体示人教育众生,原因有二。现在我将简要地说以下几点:
第一,救助的对象是受苦的众生;人类受害最深。在过去,女人比男人更痛苦。因为当时女性受到很多限制:如果婚前在父母家,就必须服从父母的命令;婚后,在婆家,她必须服从丈夫的命令;如果你晚年有孩子,你应该听他们的。为人世间,女人的痛苦确实更多。观音菩萨既然以拯救苦难众生为目的,当然要先拯救已经遭受很多苦难的女性,所以她特别展示自己的女性身体,希望与女性打成一片,然后从女性自身的各种痛苦中逐渐引导她们走上修行佛法的道路,从而解除一切痛苦,得到身心的解脱。
第二,女人虽然受的苦多,但是内心的温柔和爱确实比男人强。举个例子,天下父母爱孩子是一样的,但如果相比较,母亲对孩子的爱更深更诚恳。我常说:有时候父母坐在同一个地方。假设他们的小孩来问他们的父母要钱买花生或糖果。父亲总是说,你经常要钱干什么?今天没有钱给你,就算说了也是真的不给钱;否则,妈妈们一方面训斥孩子不要经常要钱,一方面又从口袋里掏出钱来给孩子,心疼地摸着孩子说,乖乖地走吧,别再要钱了。说了这么多,再遇到我,我还是会这么做。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比父亲更多。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所以展现她的童贞,只是把世间的母爱净化扩大为大悲。
人间的母爱,虽然真诚,但是范围很窄,只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关心别人的孩子,而且还含有污点的成分。虽然普通父母爱孩子是无条件的,但其实无条件中是有条件的。中国人说的“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这些条件是什么?所以菩萨的慈悲和父母的慈悲有两个本质区别:一是不广,二是不无条件。观音菩萨的慈悲,可以净化和扩大人间的母爱。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不是对一切众生的慈悲。所以菩萨的慈悲是伟大的,世间的母爱是无法与之相比的。观音菩萨深知世间母爱难得,所以处处展示女性身体,希望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去影响世间的普通女性,不要困于狭隘的母爱,而是要以母爱的精神去爱一切众生,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从苦中得乐,能生能死,能得道。
如前所述,观音菩萨显女身有两个原因。但是,我还是请你记住,这只是菩萨的一种表现,你千万不要以为菩萨本来就是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