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区的历史文化

张天旭故居

张天旭故居位于呈贡区龙街中段。建于1890,2008年翻修。坐东向西,占地193平方米。是四合院的两层居民楼,前三间房铺在街上。张天旭于1911年2月8日出生于此。

张天旭(1911—1941),原名张鹤,呈贡龙街人,著名“左翼”作家,著有《铁轮》等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在日本,我亲自打理聂耳的后事,编辑聂耳纪念文集,把他的骨灰带回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赴延安参加八路军西北野战服务团,在野外演出。1938年加入台儿庄等战斗的60军,1939年赴缅甸仰光,任《中国新报》主编,进行抗日宣传。1941 8月10在昆明去世。郭沫若称赞:“西南的两位学者,聂耳田续”。1986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市级挂牌博物馆。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冰心魔炉

“冰心莫庐”,原名“华氏墓庐”,民国时期在呈贡斗南村作为守墓祭祖的祠堂。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敌机轰炸,著名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随国立西南联大南下昆明朝贡。从1938到1940住在这里,冰心被邀请到呈贡中学义务支教,写下了“真诚相信弘毅”的校训,为呈贡县中学的校歌作词。冰心被莫鲁的自然美陶醉了。她从“墓”中取谐音“莫”字,创作了墨绿试笔来赞美呈贡的风光,以她对自然和学生的热爱来抚慰自己忧国忧民的心。1940年2月28日,莫鲁试笔在香港《大公报》发表,谥号“莫鲁”流传至今。呈贡朱宝梨

呈贡朱宝梨是云南著名的特产水果。2005年9月,“呈贡朱宝梨”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成功,是呈贡县五大品牌之一。果实圆形,一般重200-330克,最大的500克。皮薄,黄绿色,果肉洁白,脆嫩多汁,香甜微香,食后无渣。朱宝梨是云南众多梨中的佼佼者,是我国梨的优良品种。蔷薇科落叶梨树。温带果树。原产云南省呈贡县,是东方梨系统的经济栽培品种。据记载,栽培的历史最早见于明代。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树型开阔。果实近球形,果皮黄绿色,萼片脱落,不成熟可鲜食,味甜脆,石细胞稍多。

呈贡臭豆腐

臭豆腐是云南流行的特色豆制品,昆明呈贡县的臭豆腐质量最好,历史悠久。呈贡臭豆腐软滑,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一般是边烧边吃。相传,呈贡臭豆腐是清朝七步场村的王钟发明的。康熙帝品尝后,非常欣赏它的美味,并将其列为皇家餐厅的配菜之一,并命名为方清臭豆腐。呈贡灯笼镇、七甸板凳龙镇、斗南甸居镇、呈贡豌豆粉、呈贡臭豆腐等18项被命名为县级保护项目;菱角编、山戏、呈贡剪纸等13项被命名为市级保护项目;2008年,呈贡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李永富、郑启宽、袁玉兰先后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人、艺术家、高级艺术家、音乐家。庞刚、高如青、万树清等10人被聘任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