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VS王老吉的纠结结束:凉茶行业真冷。

文/罗雅莹

6月24日,加多宝发布公告称,于6月18日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最高人民法院驳回了GPHL对“怕上火就喝xxx”系列广告词的再审申请,终审裁定加多宝可以继续使用该广告词。

至此,加多宝与王老吉之争告一段落。对于凉茶饮料行业的两大巨头来说,接下来更大的问题是凉茶饮料市场的逐渐衰落。

谈加多宝和王老吉的纠纷要追溯到2011。

继2010原商标租赁协议到期后,GPHL正式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请求,要求鸿道集团(当时为加多宝母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经过两年的拉锯战,2012,北京一中院最终判决加多宝禁用王老吉商标。

当时,GPHL和加多宝分别向法院提起诉讼,称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等系列产品的包装权,起诉对方侵权。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红罐王老吉”包装装潢权所有人为广药集团,判令加多宝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654.38+0.5亿元。

然后加多宝不服上诉。最后,2017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为,GPHL和加多宝在合作期间均对红罐凉茶的包装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均享有红罐凉茶的包装装潢权,且未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关于“红罐之争”首战告捷。

(图片取自天眼柴)

在此期间,2014年5月,GPHL提起诉讼,要求判令加多宝赔偿2010至2012侵犯“王老吉”商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2015年改为29.3亿元。

争论最激烈的案例是广告词之争。

2013,GPHL与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共同起诉广东加多宝,称“怕上火喝加多宝”广告侵害王老吉利益。一审判决广东加多宝即日起禁止使用“怕上火”系列广告词,同时赔偿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公司500万元。

加多宝再次上诉,最终驳回了GPHL的全部诉讼请求。

从商标、包装、广告词,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较劲”瓜可谓又臭又长。

就在两家公司专注于互相争斗的时候,饮料市场的格局早已发生了变化。

2012年凉茶市场扩张率为16.7%,2015年只剩下9.7%。王老吉和加多宝在凉茶时期的巅峰时期也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凉茶曾被视为国产饮料的希望,一度打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但从目前的消费需求来看,凉茶曾经有一手好牌,而且已经被砸了。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饮料市场销售金额从2065,438+04年的465,265,438+06亿元增长到2065,438+09年的578,56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46%。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国内饮料市场品类主要分为: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即饮咖啡、即饮茶饮料、功能饮料等。

作为受众最广、需求量最大的包装饮用水,一直在饮料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几乎稳定。近年来,各种产品和口味的碳酸饮料和功能饮料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这对口味单一的凉茶行业是巨大的冲击。

但凉茶行业的衰落远不止于此。

除了饮料产品上的贫瘠,传统凉茶行业的营销也已经过时。

虽然“怕上火喝xxx”“过个吉利年喝王老吉”等广告词耳熟能详,加多宝和王老吉在广告创意上也坚持亲民温馨的风格,但消费者已经不再买账。

目前饮料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仍然是15-45岁的年轻人。相比加多宝和王老吉的适度推广,其他饮料品类更受大众欢迎,比如明星代言、主题活动等。

(线下活动,截图来自品牌官方微博)

产品营销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只有当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才能改进产品,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激发品牌焕发新的活力。

加多宝和王老吉近十年无休止的斗争,凉茶行业其实是随着他们之间的纷争而衰落的。如今的凉茶市场还不到巅峰时期的一半。对于他们来说,面临的不仅仅是产品滞后的问题,如何在新的市场需求下找到凉茶的定位才是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