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全球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钱都去哪了?
风起于清平之末。这场始于美国次贷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财富去了哪里?世界上所有的钱在哪里?
迷茫中损失惨重的人,试图从《货币战争》这本书里找到合理的解释。书中将一个神秘的家庭从幕后推到台前,仿佛阿拉伯寓言中“芝麻开门”的强盗宝藏咒语重现。畅销书《货币战争》引起了人们对西方世界的警惕,但其经济学思维、论据基础和逻辑推理明显薄弱。
应该如何找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真正动力和轨迹?虽然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经济学著作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是不可否认的。
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所有者以股权形式持有的资本。虚拟资本应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证券,使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化,从而引导资本流动,促进和调节经济资源的配置。通过各种金融工具,鼓励经济部门分散经营风险。
然而,金融衍生品往往具有巨大的负面效应。利润最大化失控是西方金融体系的一个本质特征。西方金融体系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和防止这些负面影响。
虚拟资本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效应,即“财富扩张效应”和“财富收缩效应”。这两种效果非常厉害,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模拟分析来了解其中的奥妙。
假设有一个100公民的小社会,每个公民家里的财富是10个要孵化的鸡蛋。假设每个鸡蛋的价值是1元,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价值就是1,000元。但是鸡蛋的价格是根据市场交易的原则决定的。现在假设大家都预期鸡蛋可以孵化,小鸡逐渐长大,那么鸡蛋的价值看涨。
我们把鸡蛋当作股票。由于炒股每次都是少数人、少量资金的交易,所以不是整体交易。假设所有人的交易分别委托给甲方和乙方,连续交易过程可以看成是两个人对其中一个鸡蛋的交易。甲先以2元的价格买了乙的一个鸡蛋。B卖出后,受预期鸡蛋价值看涨的客户委托,以3元的价格买回,A以4元买回。以此类推,直到10元。这时我们来看结果:每个鸡蛋的价值被市场决定为100元,全社会1000个鸡蛋的总价值上升到10000元,比最初的1000元高出10倍,净增值9000元。但是要注意,在整个过程中,甲乙双方交易使用的资金只有1到10元,并且只交易了一个鸡蛋。但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鸡蛋的交易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整体价值。换句话说,只有10元的物质资本产生了9000元的财富。这个社会突然变得像吹气球一样“臃肿”“富有”,这就是虚拟资本的“财富膨胀效应”。
我们再来看一下“紧缩效应”。假设有人认为鸡蛋不能孵出小鸡,那么鸡蛋的价值是看空的。刚才一个鸡蛋的价值还是10元。现在甲方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9元的价格给乙方治疗,然后乙方以8元的价格卖给甲方...,以此类推,直到跌到1元。这时我们来看结果:全社会1000个鸡蛋,以1元的价格计算,总价值为1000元,比之前的10000元低了90%,净值低了9000元。同时我们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甲乙双方只交易了一个鸡蛋,参与交易的资金也只有9元到1元,但整个社会的总价值却损失了90%,这个社会一下子变穷了,这就是虚拟资本的“财富收缩效应”。
这种市场模式中还有一个功能需要注意,即如果虚拟经济的“财富扩张效应”适度,可能反过来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即鸡蛋孵出小鸡,有的变成母鸡,再生的鸡蛋孵出小鸡,市场的财富就会“与时俱进”,不断增长。市场产生财富效应后,还会刺激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经济繁荣的良性循环。如果鸡蛋变成臭鸡蛋,产生紧缩效应,也会抑制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萎缩,甚至恶性循环。
从上述简单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虚拟资本市场的巨大威力。用很少的钱,却能产生很大的效率,无论是“扩张”还是“收缩”,其威力都是无法估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虽然被称为“虚拟资本”,虽然虚拟资本市场并没有创造财富,但受其影响的实物财富的“增减”并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的。换句话说,你在虚拟资本运作中获得和损失的资金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拟的。要实现适度的“财富膨胀”,前提是“蛋”要货真价实,鸡要孵化,鸡要再生,才能孵出小鸡。这样,虚拟财富的增长可以促进真实财富的增长。来说明股市,就是上市公司必须货真价实,能给投资者带来相应的回报;那些金融衍生品一定要透明安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才能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如信用违约互换、利率互换、银行存款保险等。,既不透明,自有资金也不充足,虽然贴上了“保险”的标签。因为公司是有限责任的,他们的行为就是把假冒伪劣产品打上驰名商标来推广。就是写一张白条让世界各国买单。
前不久我的文章《张五常先生真的无知吗,我已经澄清了,今天的西方金融体系很像传销。MLM就像池塘里的水波,一层一层地横向扩散,到达池塘的边缘,涟漪被阻挡而塌陷。而西方的金融产品,则是依靠时间,层层垂直蔓延,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跌入边缘,涟漪被阻隔,崩塌。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更深一层分析原因,MLM产品再垃圾,价格不变,也要兜圈子扩大范围,保证大家都有实惠。但是,传销的涟漪不可能无限扩大。一旦波纹被堵住,坍塌,外层的损失会更大。但是,金融产品的价格是不断波动的,影响这种波动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经济繁荣程度和利率等经济政策的影响,所以它会基于时间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纵向扩散。但是,景气不会一直好转,利率的调整总是有限度的。一旦金融涟漪扩散受阻而崩溃,那么在崩溃之前新陷入的人将遭受更大的损失。众所周知,MLM网络体系的症结在于少数人获利,必然崩溃;西方金融体系的症结还在于少数人获利,金融涟漪崩溃不可避免。原因是他们的政府和他们的金融体系,虽然也打着人道和人权的标签,打着为美国公众和人类谋福利的旗号,但他们必须以资本为出发点,以逐利资本为动机,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正如美国以和平、民主、反恐、维护国际安全的名义发动伊拉克战争,其真实目的是什么?众所周知,就连美国前美联储董事会主席格林斯潘也在自传中坦言,“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因此,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西方制度不可能消除周期性危机。
那么,当危机爆发,财富缩水,谁是赢家?世界上所有的钱在哪里?
我们知道,在整个MLM网络中,真正的受益者是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谁真正受益于西方金融体系打造的全球金融网络?这是历史的旧账。
众所周知,从1987开始,格林斯潘担任了18年的美联储主席,1987年的股灾,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2001年的科技股泡沫破裂以及“9?“11”恐怖袭击,格林斯潘连续降息和提供流动性支持经济和金融体系,可以迅速化解危机。美国股市道指从1738涨至14198。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甚至一度创造了“零通胀”的经济奇迹。格林斯潘为什么力挽狂澜解决危机?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印钞。格林斯潘让银行借钱给华尔街,因为只有华尔街才有金融产品,只有华尔街才能把金融衍生品包装得漂漂亮亮,让全世界都上当受骗。只有这样,美国政府才能长期财政赤字,靠别人的钱过活。
流淌如泉河的美元,替代了全世界人民无数的血汗和财富;与此同时,这些成堆印刷精美的美元继续流向美国,被锁进了深不见底的金融债券、股票和衍生品的大西洋。对世界未来的大量透支,构成了美国对世界的负债。几十年来,全世界人民的血汗推高了美国股指和油价。让美国人人有车,家家有房;让美国航母胡作非为,武力超强。虚拟经济是零和游戏,永远不会增加财富。全世界人民的血汗成为近几十年来华尔街奢侈生活的主要来源。也许有人会把我的观点打上“仇富”的标记,但无论什么标记,都掩盖不了铁的事实。
几十年来,华尔街的杂技表演千奇百怪。他们认为折叠椅可以无限爬升,顶碗可以无限超重。现在,稀稀拉拉,砸了大家的财物,伤了自己的脚。
泡沫破灭,财富去了哪里?已经被华尔街挥霍很久了。不久前很多国家希望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是假的,只是杂技演员的障眼法。虚拟经济造就了华尔街的虚假繁荣,各国人民的真实财富早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华尔街几十年的繁荣。
如今,连美国经济学家都直言不讳地认为,“美联储是制造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利率下降是由冷战结束、全球化、中印经济增长、开放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价格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由美联储一个人决定的。简直颠倒了!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是来自华尔街的大脑吗?华尔街要想扩大货币供给,前提是必须有人买单。如果大量印制的美元在美国流通,必然会大幅贬值,形成美国的恶性通货膨胀,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必然崩溃。只有全世界买单,华尔街才能继续利益最大化。
众所周知,美联储长期维持的宽松信贷环境鼓励了美国居民过度借贷和买房。但是房地产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利率是有底线的。在利率上升的条件下,美国的消费支出必然萎缩,高杠杆抵押贷款的房地产市场必然崩盘。
现在泡沫破灭,灾难来临,格林斯潘其实是把责任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开放。是因为毒奶粉事件要怪的婴儿太多了吗?该死的!
格林斯潘承认并知道次级贷款会增加金融风险,但认为这仍然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这就是美国的国家金融战略:保证华尔街利益最大化!
当然,假设世界上的纸币总量是N万亿美元,地球上的钱应该是不变的,不会被烧掉。现在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钱少了?流动性泛滥了一段时间,为什么突然烟消云散了?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流通不会停止,只是速度有快有慢。由于对经济危机的恐慌,货币流通被停止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遭受财富的毁灭。大多数人停止投资,减少消费,甚至不敢存入银行。厂家停止给银行贷款,银行也不敢借钱给别人,怕有去无回。结果就是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特别少,货币流动的速度慢了很多,可能还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流通的货币量缩水到了以前的百分之十。这是钱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如果伴随着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流通货币量的缩水会更严重。你看,从今年4月份开始,美国金融危机恶化了。为什么美元指数反而上涨了?正是因为全世界的投资者担心虚拟资本的危险,才迅速抛售美国的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换成美元;西方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加大了用美元换取相对安全的努力。虽然美国政府注入了数千亿美元救市,但美元是罕见的。
有人认为西方世界发生金融危机,资金会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其实是大错特错!第一,美国的金融危机不是美国买单,而是借钱给美国的政府和机构买单。第二,面对危机,西方投资者首先抛售发展中国家的资产和证券,将资金搬回发达国家自救。原因之一是中国股市比美国跌得早,跌得更惨。
表面上看,在这个周期中,次贷让美国很多穷人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富人。更不用说卖房子的地产商,卖汽车的厂家,卖消费品的厂家。他们都从自己的销售中获利。谁是最大的输家?真的是美国封闭式投行之类的金融机构吗?如果他们能年复一年地收回贷款,他们总是会“利益最大化”。但是现在已经破产了,华尔街会不会吃大亏?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华尔街投行早已多次衍生出证券资产,这块被宠坏的大蛋糕早已分给全世界。一个又一个弥天大谎,已经让全世界提前为他们的丑恶行为付出了代价。华尔街的金融寡头们总是光彩照人。傲视全球的摩根大通,威震天世纪的花旗银行,还有其他高居榜首的美国财团就不用说了,光是CEO富尔德被美国政府抛弃的雷曼兄弟,从2000年至今就拿了高达5亿美元的工资和奖金。如此巨大的收入,我们还需要像普通人一样担惊受怕吗?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4月版《经济学导论》。
第5章第3节虚拟资本——贾作者:xjljjg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