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一把无情的切肉刀。曾经梦想走到世界尽头的自主品牌,现在被扼杀了。

“我曾经梦想去世界的尽头,看一看世界的繁荣。”为什么曾经风靡一时的三大自主品牌现在已经难觅踪影?

鲍彤汽车

安徽省芜湖市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其支柱产业是轻纺工业。在巅峰时期,它有近3万名员工。然而,由于轻纺工业的相继关闭,芜湖市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在这个行业急需转型的特殊时期,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造车梦”的芜湖人想借造车大潮发展自己。

1992 10,一批最早的造车人来自河南洛阳兵工厂,芜湖特种车辆厂由吴昕区政府与5720厂(部队单位)合作成立,后更名为安徽鲍彤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回想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刚刚起步,鲍彤汽车手工打造了一辆“鲍彤”牌微型客车,然后引进现代韩国车(千里马的前身)推出新的鲍彤车,出口但毕竟依靠纯手工生产,难以形成规模,以至于汽车数量有限。没过多久,由于产品数量单一,技术落后,再加上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芜湖的第一个造车梦终于被搁置。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鲍彤汽车的出现造就了芜湖的第一批汽车人才。第二次在芜湖造车的时候,就有了现在的“奇瑞汽车”。

黎明汽车

位于江苏省仪征市的黎明汽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名声大噪。作为当时国内最早以生产硬顶吉普车和轻型乘用车为主的自主品牌,其6420系列旅行车远销海外。1988年更名为“仪征汽车厂”,更是红极一时,产值达到108亿元。据说“路上有10辆车,一辆是仪征黎明汽车。即使汽车厂五个月不生产一辆车,汽车厂所有员工的所有福利都可以照常发放”。而且在1993,仪征汽车投资建设了第一家三星级酒店——仪征黎明大酒店。

1997年5月起,在仪征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推动下,仪征与SAIC就联合重组进行了磋商和谈判。经过多次协商,1999年,仪征市委市政府作出将曙光资产无偿划转至SAIC的决定,双方就联合重组、资产配置、股份比例、新公司章程等事宜达成一致。此后,仪征汽车在被SAIC出资3.5亿元“买断”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位于大庆路与前进路交叉口的总部业务大楼也自此状况不佳,这也见证了黎明这个品牌的兴衰。

哈飞汽车

说到哈飞汽车,不难发现这家车企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经是一家飞机制造公司。80年代开始在军转民的环境下进入汽车行业。从65438到0980,哈飞汽车引进日本汽车制造技术,研发生产了一款家喻户晓的微型面包车——松花江。之后,哈飞汽车陆续将赛马系列、豹子赛车系列、绿宝系列、陆尊系列、中意系列、立志系列、舆论系列投放市场,涵盖轿车、微车、面包车。

在众多系列中,哈飞钟毅汽车是中国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正“国货”,也是第一款参加日内瓦车展的自主品牌汽车。作为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商标的中国汽车,该车刚刚于6月1999 10投放市场,就因其造型新颖而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5年间累计销售436876辆,使哈飞汽车一举成为国内微型车市场的一支劲旅。

转眼到了2009年,由于中国军工的重新崛起,每个军工企业曾经依赖的“三大产业”都成了累赘的资产。出于整合的需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哈飞汽车整体纳入长安汽车,成为长安汽车的子公司。此外,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自身产品的缺失直接导致哈飞迅速衰落直至消失。

好吧!今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三个“民族品牌”。如果有朋友知道的其他民族品牌,请在下面留言。让我们找到那个“曾经梦想用剑走向世界”的自主品牌。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