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校园文化

校徽

体现了南通大学新校区建筑设计中“水院”的形象:犹如一堵镶嵌在江海中的碧绿玉壁。形旨击传声之玉磬,“声声清,听者落。”不同于震旦纪的钟声,展现了南通大学今天传承文明的历史担当。它的形状也像一个上升的风筝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瓷砖。从下到上,五条曲线由短到长对称排列,犹如五岳青山,又比如传统的水格局,寓意着南通近江临海的地理位置,也体现了学校的多学科综合性。校徽简洁,凝练,暧昧。它既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又具有现代图式和新颖独到的特点。与兄弟院校校徽并置,独具匠心,图案所传递的蓬勃视觉张力,体现了新世纪新校南通大学新的精神面貌。

校训

摘自张謇先生为原南通学院医学系和纺织系提出的“祈求中西乐善好施”、“忠信自强”的训练词。“服务东西”是南通大学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追求卓越”是南通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状态。“争取”是一种态度,是目标下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勤”就是兢兢业业,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努力攀登,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精”有精确、精致、讲究的含义,有科学、完善的内涵。进步是一种发展状态。“精”与“进”的结合,表达了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南通大学是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大学。要实现“立足南通、服务全省、面向全国、逐步走向世界”的目标,就必须使每一个普生始终保持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始终保持不断进取、敢于争先的良好精神状态。“中西合璧”的内涵有着广泛的解释,校训的意义在凝聚人心、引导行为、形成传统的过程中不断被揭示和深化。南通大学学生会是在党委和省学联领导下,在团委具体指导下的大学生自治组织。是南通大学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组织。2007年,南通大学学生会成为江苏省学生会副主席。南通大学学生会实行主席团领导下的部长负责制,下设办公室、新闻传媒中心(网络传播部、宣传编辑部)、人才培养中心(学习研究部、培训部)、校园文化中心(文艺部、体育部)、维权服务中心(生活权益部)、对外联络中心(实践部、社会联络部)、品牌活动部。南通大学学生会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宗旨,为学校文明建设、校园文化繁荣和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南通大学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团委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下的群众性学生社团。是我校构建“一体两翼”团建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倡导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挥学校与学生社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校内学生社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学生社团之间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协调校内其他学生社团的相关工作,与兄弟院校的学生社团开展横向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南通大学大学生科协是党和政府领导下,在团委和学校科协具体指导下的学生学术性科技团体。也是面向倡导创新理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的全校性学术研究群体。大学生科协立足学校,面向社会,负责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大学生科协打造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创业论坛”、“科普宣传周”、“校园精英挑战赛”等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