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是怎么来的?

小龙虾的学名是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螯虾或淡水小龙虾。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学院的蔡胜利教授介绍,小龙虾起源于北美。1918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中国,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虾类资源,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小龙虾学名小龙虾,二战时从日本传入中国。目前我国的小龙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海中,数量在6万吨左右。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王喜常教授介绍,小龙虾蛋白质含量较高,约占总量的16%-20%,脂肪含量不到0.2%。虾肉中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其他食物。此外,小龙虾还可入药,可祛痰止咳,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龙虾生长的总趋势是:

1.从孵化到重20克期间,生长速度为加速度增长;

2.在达到50-100g的阶段,增长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过了这个阶段,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而形成一条倒U形的增长曲线。

3.蜕皮分为长蜕皮和生殖蜕皮两种。幼虾离开母体后,迅速进入1蜕皮,换上柔软起皱的新皮,迅速吸水生长。这是生长蜕皮,从幼虫到成虫的蜕皮是11次。

4.雌虾性成熟后开始繁殖和蜕皮,之后每次交配产卵前都要繁殖和蜕皮。

5.此外,深海的龙虾通常可以活到100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