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要去法院起诉侵权公司商标侵权。商标侵权纠纷如何解决?
(1)行政解决方案1。商标侵权案件的行政管辖既可以是侵权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可以是侵权行为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2.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商标侵权案件后,应当在查明事实的前提下,通过调查取证,制止侵权行为,并根据侵权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2)接受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三)消除现有商标上的侵权商标;(四)邀请直接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版或者其他犯罪工具;(五)责令并监督销毁物品;(6)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者侵权所得利润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侵权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3.商务行政主管部门认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1)询问有关当事人;(二)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必要时责令封存;(三)调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行为;(四)查阅、复制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账册等业务资料。选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商标侵权案件有其独特的优势:受理案件的人员熟悉业务,办理手续简便,结案迅速,省时省力。但其明显的不足是,行政决定没有最终效力,当事人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理不服的,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诉讼解决方案1,管辖权。商标侵权案件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或者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此,侵权人可以选择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同时,由于商标侵权案件的复杂性,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指定中级人民法院为管辖法院。2、人民法院一般以民事制裁方式处理商标侵权案件。基于被侵权人行使的禁止权、赔偿损失权、返还不当利益权、恢复名誉权,人民法院可以单独或者合并采取以下措施:(1)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可以销毁构成侵权的物品,拆除侵权使用的设备,邀请直接用于侵权的工具、模板;(2)消除影响,恢复被侵权人的名誉,如责令被侵权人在报刊上刊登道歉声明,恢复被侵权人的商业信誉;(三)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是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侵权期间遭受的损失。此外,侵权人还应当赔偿被侵权人在调查、取证、聘请诉讼代理人或非诉讼代理人等方面发生的费用;(4)除上述主要措施外,人民法院还可以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或者拘留等措施。3.民事诉讼程序适用于标的物侵权案件的诉讼解决。(1)起诉。商标侵权人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才能提起诉讼。商标被侵权人起诉时,一定要注意:向人民法院起诉,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要有明确的被告,也就是商标侵权人,以及具体的起诉请求,比如停止侵权,要求一定的赔偿。有事实和理由,即起诉时应附注册商标的相关证明文件和证明侵权人侵权的证据材料;起诉应当属于被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和管理范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对当事人最有利的法院;起诉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内提起,即自商标所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商标专用权被他人侵犯之日起2年内。此外,商标侵权案件情况复杂,当事人可以委托1至2名代理人参加诉讼。选择商标代理机构的人员或精通商标法的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对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2)审判。人民法院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商标侵权案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人民法院通过审理商标侵权案件,查明案情,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在此基础上,对双方争议的焦点,即是否构成侵权、是否应当赔偿以及赔偿金额做出判断。(3)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商标侵权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依法采取妥善的保全措施对维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常采用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前或者判决前,根据关系密切的人或者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主动采取的限制处分或者转移有关财产的强制措施,以及时有效地保护关系密切的人或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财产保全包括诉讼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法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