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有哪些其他地方没有的特色小吃?
普宁豆干产于燎原镇广南村。是元末明初陈友谅(人称母虱仙)军事家何传授的。号称“一夜百万官”,今天很多村民都做成了。选用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去渣、熬煮、结晶、分块、压块、蒸煮等一系列工艺制成。
“狮子头”很甜
尤甘学名余干,产于揭阳各地,普宁是主产区。狮子头油甘是最好的品种之一。它的果实又大又扁,看起来像一个狮子头。它的皮鲜亮微透,肉厚而薄,脆而甜。山柑可以鲜食、腌制或制成果脯。新鲜吃的时候是先酸后甜,吃了之后是甜甜的,回味无穷。
普宁竹藤
普宁竹藤是指著名的洪阳竹藤,盛产于普宁洪阳一带,历史悠久。后来,它被扩展到南溪和广泰地区。普宁竹蔗皮薄,色泽淡绿,肉质脆嫩,汁多渣少,味甜爽口,汁饮俱佳,嚼起来特别有意味。常吃能清热润燥,降气生津,是果蔗之宝。
红阳香蕉橙
香蕉橙是我国推广的10优良柑橘品种之一。洪阳镇是香蕉柑橘的主产区,柑橘种植成员国历史悠久。据《潮州志》记载,“袁宝璟柑橘苗以成活率高而闻名潮州”。洪阳出产的香蕉橙,味甜多汁,核少粒大,被誉为“潮果皇后”,驰名中外。如今,红阳镇拥有香蕉生产基地2.2万亩,年产量21万吨。南溪香蕉柑橘以产量高、果大、色艳红、肉嫩、核少、味甜、保存期长而闻名。1953年,苏联专家来此参观订货。年产量达到2万吨,不仅销往国内各省市,还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年出口6000吨。
普宁豆沙
红阳镇有150多年的历史。以大豆、面粉、盐为原料,经发酵、晒干、蒸汽灭菌而成。产品呈金黄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还原糖,香甜可口,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红阳酱油厂年产量为150吨,其中“培丰宝塔牌”酱油1987荣获广东省工业协会和食品协会联合举办的酱香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优秀奖。产品销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昌龙南汤
为陈创建的店在大昌隆,现在的号码是分散到5户。制作时,花生仁经过精挑细选,先油炸,然后在丁于的平板上与白猪肉一起煮熟,再与麦芽糖、白糖和猪油一起煮,浇在花生仁和肉丁上。产品软而不粘,香甜嫩脆,油而不腻,是潮汕糕点名品之一。
石桥头窦峰(花生饼)
与大厂龙南糖相比,石桥头窦峰,这两个在潮汕都很有名的地方,名气要小一些,但只有你亲自去石桥头买一箱正宗的窦峰,品尝一下,你才会知道它的独特魅力,虽然它没有大厂龙南糖甜。但是用石桥头特产花生,当地优质有名的蔗糖(即普宁糖厂)和祖传秘方制作的豆凤凰,绝对是极品。口感饱和绵软,口感香甜混合,搭配本地花生浆让人难以抗拒。
蠡湖郭亮
蠡湖镇的果脯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该镇依托本地资源和基础优势,致力于发展果脯加工业。目前,全镇共有蜜饯企业100多家。1991和平区成立了“果脯城”,一个产值过亿的专业果脯村,辐射全镇。每年果季,厂家派出近千名供销和专业人员,遍布大江南北十多个省区。他们在当地采购加工半成品,再运回当地深加工制成产品。主要产品有梅制品、橄榄制品、梅子制品等20多个系列产品,花色品种近100个。年加工能力超过6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其中出口产值近1亿元。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港澳等地。为适应市场竞争,该镇凉果产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目前,该镇凉果产业拥有注册商标49个,国家外观设计专利88项,行业标签认证。从65438年到0996年,小镇蜜饯系列首先行销北京、天津、上海,走遍全国,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成为粤东蜜饯商品集散地。
鸟榄
作为一种膳食盐。南阳乡大高田、大岭下、永兰等管理区为生活区,年产橄榄700吨。南阳乡的黑橄榄具有果大、肉厚、油香浓郁的特点,其中“车心橄榄”、“幽兰橄榄”、“早干橄榄”是难得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