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的参考方法
(A)供应商评价
1.物资部负责整理各方提供的供应商资料,并上报评审小组进行评审。
(1)物资部组织对合格供应商的检查和评价,包括:
一、生产能力
B.物价水平
c、质量水平
D.付款条件
e、售后服务
f、表演能力和知名度等。
经公司业务部和总经理批准,合格的供应商将被列入名单。
(2)分包范围内分包商自行采购的材料由分包商自行采购,但重要材料应从公司的合格分包商名单中选择,或经事先审查并列入名单后方可采购。
2.供应商的确定
大宗材料的采购由物资部组织,物资装备部、公司管理部、项目部审核。具体程序如下。
(1)初步询价:项目中标后,公司物资部根据项目编制的材料计划,对项目所需材料进行询价并做好询价记录,编写材料询价纪要。
(2)招标:物资部和项目部* * *成立招标评审小组(项目经理、运营经理、项目材料经理等。),公司业务部负责编制招标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招标材料名称、材料要求、开标日期等。,并要求投标人提供投标文件和供应商的资质信息等。
(3)各投标供应商应在规定的日期提供投标回复信息(或加盖公章的传真)。
(4)开标:由物资部组织开标,填写《物资采购开标评审记录表》,由物资部备案。
(5)评标:物资装备部评标小组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评标:
a、对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B.对通过符合性审查的投标进行价格排序,根据投标人的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承诺、信誉、业绩等进行综合评价,初步选定具体供应商。
(6)最终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物资部填写《物资采购中标单位登记表》,最终选定供应商,并向中标单位发出通知。
(7)物资采购中标单位由项目部材料经理、运营经理、项目经理、公司物资部经理、公司运营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8)同种材料可以同时在合格供应商中招标,可以选择三家以上供应商。
(二)有关采购的规定
1.对于确实需要紧急采购的A、B类物资,且该物资的供应商不是合作友好供应商的,项目经理向总经理汇报说明原因,项目部现场对供应商进行紧急评估。供应商将由材料经理、业务经理、技术总监、项目经理和一个评审小组进行评估,并在投标后确定价格。供应商相关信息和公司审批程序应在2天内上报公司。
2.甲方指定的材料供应商没有长期合作机会,公司不会对其进行评估和控制,因此无需建立供应商档案。如有合作机会,将经过评审和评估后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3)采购合同的管理
1.物资装备部是物资采购合同的主管部门,物资装备部负责牵头组织物资采购合同的起草、谈判、评审、签订和管理。
2、采购合同应分项目建立合同档案并做好借款登记手续。
3.采购合同应当载明材料质量要求、技术标准以及供应商承担质量责任的条件和期限。
4.采购合同中要明确材料的名称、商标、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要求到货时间,预估数量、金额必须有。
5.采购合同的支付条款必须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
6.在物资采购合同中,应注明合同争议是仲裁还是上诉法院,并注明管辖地。
7.物资部为项目部的采购提供各种经过审核的采购合同模板。
(4)材料运输
1.材料运输前,供应商应对易变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工程设备制定运输措施,明确运输要求,并指定运输负责人。对于大型构件运输和吊装供应商,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并由供应商的技术总监批准。
2.运输负责人应当向运输经营者发出指令。对有特殊运输要求的物料,运输负责人应出具书面运输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交底。
3.材料经检验合格后,仓库保管员负责办理入库手续,填写材料入库台帐,记录材料名称、入库日期、数量、规格等。,做到账物相符,有标记。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单独存放,并贴上标签,以防误用或误用。
(五)材料验收的有关规定
1,建设单位提供材料的验收
(1)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是指建设单位直接提供的材料和建设单位为本工程直接指定的分包商提供的材料。
(2)施工单位提供的材料,由项目物资部、质检员(技术部)会同建设单位* * *,进行现场验证,项目物资部负责验证记录,填写《进厂材料验证记录》,将进厂材料验证记录送项目质检员,并将相应的材料合格证原件送项目技术部存档。对有争议的资料,项目部和施工单位共同做好记录,项目作业者和施工单位共同取样,进行复检。
(3)建设单位指定分包单位采购的依据是什么?工程材料测试计划?需复试的材料由项目质检员(技术部)委托,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物资部、操作人员、质检员参加取样,送四方确认的检测单位进行复试。
(4)当施工单位提供的产品不合格或与供货清单不符时,项目物资部应做好记录,暂停验收,并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协商处理。
2.自购材料的验收
(1)与材料经理、质检员(技术部)、库管员及相关单位共同验收入库材料。
(2)项目部物资部对进场材料进行数量验收和质量确认,并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标识。
(3)按复试要求取样。
(4)分包单位按规定自行采购材料时,采购前应报物资部、项目部批准,入库或使用前应报项目部检验确认。
(5)库管员核对入库物资的质量、数量完全一致后,由库管员签发验收单,由物资经理、送货员、库管员签字,根据验收单的入库记账登记物资入库台帐。验收单中的供应商名称、用途等信息必须填写清楚,验收单会相应转发给相关部门。验收过程中的问题应立即反馈给材料经理,材料经理将联系供应商并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处理。
(6)项目部物资部督促库管员在每月月底前对出入库单据进行登记汇总,上报项目运营部和财务部进行成本核算。
(7)如果来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应对其进行标识和隔离,并及时运至现场。材料的供需双方如有争议,应由政府认可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复验期间材料不得使用。
3、向工程监理提交《工程材料进场报验表》,内容包括:
(1)出厂合格证。
(2)制造商的质量检验报告。
(3)制造商的质量保证。
(4)商品检验证书。
(5)进场检验记录。
(6)复试报告。
(六)现场材料领用的有关规定
1.项目部使用公司统一要求的领料单时,必须按相关人员签字的定额领料,库管员按定额领料后填写出库单。物质分配应该以什么为基础?先进先出?的原则。
2、领用材料时,由工长签发"领料单",经销售部、项目技术部、库管员批准后发放材料,并登记造册,领用人、用途和领用人必须填写清楚,定额领料单对应相关部门。
3.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要按定额发料,合理使用材料,严格计划管理,减少材料的损失和浪费。对于超出计划的材料,责任人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超耗的原因,经运营部和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补充材料。
(七)现场存放材料的有关规定。
1.库存物资管理采用永续盘存制,按类别、品种、规格、价值建立物资明细账,确保帐、卡、物一致,做到日结月结。每月末编制库存物资收发报告、物资进场验收记录表、物资出库清单,由项目运营部、财务部于每月末前相关人员签字进行成本核算,并报公司物资装备部。
2.为保证成本核算的正确性,每月月底对现场材料进行检查,并编制盘点报告,由材料管理人员和盘点人员签字,报项目运营部和财务部。
3.业主和甲方提供的材料应分开存放,并建立出入库单独台帐,挂标牌标识。
4.仓库保管员应将仓库内的钢材按型号、品种堆放,并分别编号标识。验收时需要清点两次以上的数量。
5.库管员对储存中易受潮的物料应采取防潮、防潮措施,并分别编号标识。
6.仓库保管员应专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有专人负责,并有严格的防火措施。
7.库管员在入库时应根据不同的特性和储存要求,对其他物料进行储存,做到储存合理、不混装、不串码、不丢失、不损坏。并按要求设置标志。
8.库管员应定期检查有保质期要求的物料,防止过期,并做好标识。
9.仓库管理员应保护易损坏材料的外包装,防止损坏。
10,仓库保管员要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做到库存材料帐、卡、物相符。
11.库管员负责库存材料设备的维护和日常保养,同时需要刷油。
12、做好储存物资的安全防护,满足防火、防水、防盗、通风的要求。
(8)材料标识管理
1,根据项目和公司的要求,材料的标识采用统一的标识形式。
2、各项目部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标识的具体材料和格式尺寸,公司不做限制。
3.库管员在物料标识上标注的内容应根据项目要求规范、全面、统一。
4.材料的检验和试验状态应通过卡片、标签、标志或质量记录进行标识,项目质检员负责现场标识材料的检验和试验状态。
5.材料标识方法分为标记和记录。材料标识通过标签、标牌、分区存放、质量记录等方式实现,现场材料标识由项目库管理人员负责。具体标识按公司要求进行,项目部定期检查。
6、标识应清晰、详细、醒目,确保材料存放不浑、不串、不乱、不丢、不损。
(9)材料认证管理
1,,必须建立健全各种材料的明细账,妥善保管各种材料的出厂日期、材质证明和现场复检记录。如水泥、钢材:
(1)水泥应有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包括出厂型号、品种、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和试验数据)。
(2)进场的水泥应有试验报告。
(3)进场钢筋的材质证明必须随验收一起提交。
2.分包商应负责提交自己采购的材料。但要负责监督检查。
(十)废弃物和剩余物资处理的有关规定。
1.在工程竣工的最后阶段,不得擅自处理剩余和废弃材料。项目部仓库保管员负责管理,并列出清单。如需处理,由项目物资部提出处理方案,填写《工程退库物资处理单》,报公司批准后进行处理。评估报告、加工材料清单和产生的资金必须全额提交给公司财务部。
2.在此期间如有材料丢失或擅自处理,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1)账户损失
65438+
2.对账: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每月与欠款供应商进行对账,双方签字确认后,交物业、管理部门记账。
3.在项目上,对有应付款的客户建立专项应付款,并进行管理,保证按时保质保量供应材料设备,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分类账应详细记录客户、业务交易日期、主要产品、业务交易总额、已付和应付款项等信息。
(十二)材料采购款
1,原则:低投入,高产出,实现成本最低。
2.计划付款:项目部对材料设备进行付款(结算)前,必须由项目经理、经营部、物资部及相关人员参加的专题小组会议决定,并编制计划报公司审批,按公司审批意见执行;结算金额超过5000元的,原则上采用转账方式。
付款计划表应明确注明客户、主要产品、客户名称、业务整合、已付、应付、本次拟付款、批准数量等栏目。
3.租赁周转材料的结算:结算时,提前办理周转材料短缺的结算,签订书面结算手续,及时截止,减少延误费的发生。
4.项目零星材料的采购,由项目部材料员持项目经理和业务经理批准的《提前借款申请单》,经物资部和主管领导审批后,到公司财务部领取支票。采购后,根据财务要求及时将相关发票返还财务,并办理核销手续。
5.对于未签订合同的材料,在支付预付款时,可凭项目经理和经营部批准的《预付款借款申请单》,经物资部和主管领导批准后,到公司财务部领取支票。采购报销时,采购发票应附验收收据和材料物资清单,经财务部审核后按合同约定报销。
6.对于大宗材料设备的付款,您必须持审批后的《材料采购审批表》到财务部办理贷款手续。
7、项目部应制定材料消耗控制措施。根据建筑材料消耗预算,搞好总量控制,实行限额领料。分包队伍超额消耗的材料由项目部从工程款中扣除,节约的材料可给予奖励。
8.定期计算各项目主要材料消耗,分析材料消耗情况,与项目综合计划进行对比,对异常成本进行预警,调查原因,提出对策。
(13)来料质量控制
1,项目部应定期对现场材料管理进行自检(自检内容见《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检查记录表》),公司物资部也应定期对项目的材料管理进行检查。
2、所有与工程有关的材料进场时,项目材料经理根据采购合同、采购计划,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核对产品品牌、规格、型号、数量,抽样检查材料几何尺寸,检查进场材料质量证明书和质量检验报告等方法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外观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退货,不得进场。
3.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试验计划的要求,及时安排材料的取样和交付。所有送至实验室的原料必须按照委托单的内容认真填写,检测完成后应及时取回检测结果。
4.试验合格后,物资部根据验证和检验结果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填写现场材料验证记录,提交监理验收;附件为相关资料:设备开箱检验记录、材料试验报告(通用)、设备及管道附件试验记录、材料复检报告。
5、检验、试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混凝土、半成品,现场试验人员必须及时向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汇报,做出处置意见。确认不合格的自购产品,由物资部及时退货或更换;由业主提供,报业主处理。
(十四)统一管理材料和设备(可重复使用)
公司对可重复使用的材料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实现资源共享,成本最低。
各项目部应根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上报公司所需的物资设备,由公司统一调配。当公司不能满足项目要求时,按《采购管理办法》进行申报采购。
各项目对公司调拨的材料设备进行专账管理。
(15)声明
1.材料月报:月报。表中应详细列明上期数(上期总金额)、本期数(月数)和累计数。
报告应按材料类别分类,并建立子账户;注明使用地点等信息。
2.供应商应付账款月报表:每月报告。表中有上期业务发生额(上期总额)、本期业务发生额(月)、累计业务发生额、上期应付款、本期付款额、累计应付款等。应详细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