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昌造船厂的信息
吴川建于1934。一五期间被国家列为156重点建设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武术水兵始终保持昂扬斗志,与时俱进。先后被评为“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先进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优秀企业”、“全国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品金奖、国际发明金奖等奖项,彰显了武船人的辉煌创新与超越。
“十五”以来,武术经济总量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200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8亿元,开启了“十一五”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如今,中国已经建成了设施最齐全、技术最精湛的常规潜艇制造基地。威震天海边的潜艇大部分都是从这里起航的。民用船舶建造技术达到新水平,桥梁钢结构成为知名品牌。军用船舶逐步形成了军用船舶、民用船舶和非船产品协调发展的管理格局。在“军民结合”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按照国防科工委的发展思路,武技积极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将“卓越军工”理念引入民品建设领域,研发建造水下探测打捞潜水器、观光潜水器等高科技产品。
多用途工作船、多功能守护船等产品出口希腊、德国、挪威。系列挖泥船、液化石油气船、海洋公务执法船...民用船舶产品已经形成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系列。吴川在全国率先建立大型桥梁钢结构施工基地,进入国内桥梁行业第一方阵,成为全国首批14钢结构制造企业之一。祖国南北镌刻着吴川的商标:“中华第一渡”西陵长江大桥;“中国第一跨”江阴长江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世界第一铁路在高桥”北盘江大桥;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世界上最大的大跨度钢管拱中承式大桥——巫山长江大桥就建在军舰上。“世界第一跨”杭州湾大桥也将在这里诞生。
被誉为“天下第一闸”的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人字门,以武船打造了“精品”工程;国家重点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塔,因武术获得“通天塔铸造大师”的美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两大关键地面设施在运行中“不漏一滴”,助力神舟系列飞船顺利升天,荣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称号。武汉体育中心、深圳会展中心...宏伟的体育场,像宏伟的现代交响乐,正在中国的城市上空演奏。
港口机械设备、冶金石化设备、海洋石油装备、大型压力容器、军用船舶等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青岛海西湾建设工程开工,武装船只抢滩海洋工程产业;武汉江夏庙山成地,武术非船产品制造基地扩大。拥有出口权的武船日益与国内外市场接轨:质量体系、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国际通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桥式起重机制造许可证等有效资质证书50余种。市场需求驱动武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武技逐年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集三维设计、虚拟仿真、设计管控平台为一体的数字化产品柔性生产线。计算机3D制作设计、企业信息空间工程、海底总段建造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武术搏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武术以安全文化、质量文化、成本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以人为本、充满关爱的企业文化。目前“追求卓越品质,超越顾客期望,塑造武术品牌”和“100+1”(“100”)的质量理念是指工厂制造的产品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达到100%;”1”就是努力满足客户要求,努力超越客户期望,以不断增强客户满意度),安全发展的理念和“一言一行为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用户着想”的行为准则已经深入人心。丰富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塑造了剑士们能善战、顽强拼搏的“铁军”特质。
工厂的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军委首长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海军、各省市、集团公司的各级领导经常来检查指导武术艇的工作,极大地鼓舞和鞭策了武术艇人。领导的关心,客户的信任,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给了武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做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交一个产品,留一个好名声”是军船人对市场的庄严承诺。
志存高远,展翅高飞。经过70多年的开拓染污,武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十一五”期间,武船将抓住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引领、军品为支撑、民品和非船品全面发展的产品新格局。通过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张,2010年经济总量将超过10亿元。
蓝图已经绘就,战舰将从这里起航,乘风破浪,驶向下一个辉煌。
武船记录:武昌造船厂2007年工业总产值再次刷新,达到43.5亿元,同比增长20.11%。到目前为止,武术已经保持了17年两位数的年增长率。
1998年,武术产业总产值首次站上654380亿元台阶;2002年,总产值突破20亿;2005年总产值突破30亿元,2007年战舰突破总产值40亿元。
2007年,武术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军品、民品、非船产值比例更加合理。完成了“军品造精品”的战略目标;年内承接出口平台补给船等多艘新型特种船舶,超过10艘各类船舶驶出吴川码头交付用户。非船产值占比大幅上升,同比增幅超过200%。桥梁产业实现发展和产值6543.8+0亿的目标;建成一批成套设备,为国家重点工程、体育场馆和工业项目提供优质设备,结构锚等铸锻产品出口国外。80年代中期,武昌造船厂全面启动宋级潜艇研制,首艇于1999年5月正式交付海军。配套武器的研制也进展顺利。潜射鹰击-1反舰导弹于80年代末装备汉级核潜艇,鱼-5线导鱼雷于90年代初研制成功,潜射1反潜导弹于90年代中期试射成功。所以宋级潜艇首艇在1994下水时,主要配套武器基本研制成功。同时,潜艇人员的培训也基本到位。据《解放军报》3月28日1997,专门培养潜艇人员的中国海军潜艇学院研制成功039型潜艇控制指挥模拟器,可进行水上水下全部操作,以及水下发射导弹等特种科目的训练。到1997时,首批5名机组人员已完成所有训练项目。综合来看,宋级潜艇是中国常规潜艇发展的一大突破,有五个第一:首次使用单轴七叶高弯螺旋桨;首次安装数显声纳、光电桅杆和综合自动指挥系统;首次装备线导反潜鱼雷;首次装备潜射反舰导弹;首次装备潜射反潜导弹。
一艘由武昌造船厂设计制造的全潜式观光潜艇在浙江千岛湖下水。
这艘名为“天晴”号的观光潜艇全长24.1米,最大潜水深度50米。它由电池供电,水下航行速度达到每小时4公里。该船可载51人。摄像机和照明设备安装在潜艇的顶部。潜艇内有28个液晶显示屏和双语视听播放系统。游客可以通过相机欣赏水下风景。国内潜水器潜水专家认为,该艇自动化程度高,可在水下为乘客提供持续的生命支持,安全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高。特种船
民用船
其他非船舶
西陵长江大桥
神舟飞船发射塔
奥运开幕式钢结构地球